【信息与动态】
“新时代历史学科建设发展研讨会暨《万绳楠全集》首发式”(以下简称《全集》)近日在安徽芜湖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万绳楠(1923—1996)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史研究各领域均有重要影响。他早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求学,曾受教于陈寅恪,后专心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曹操政治派别、东晋黄白籍、南朝田庄制度、南方经济开发、民族融合、中古思想文化等重要问题上,提出了诸多扎实新颖的学术观点,在宋史、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史等领域也多有建树,先后出版《魏晋南北朝史论稿》《文天祥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等著作。本次首发的《全集》共计10卷、近300万字,除收录以上著作之外,还包括《曹操诗赋编年笺证》《中国古代史论集》(两卷)以及尚未发表的40余万字成果等。
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万绳楠的学术经历,讨论了其治学成就、方法与思想,并结合新时代历史学科建设发展如何守正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万绳楠的学术实践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治学特色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二是以广博、实证、系统的视角和方法创新性探究历史问题。他继承了陈寅恪“多学科结合、互相发明”的治学方法,强调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的互动研究,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三是秉持创新思考的精神。他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因陈说,锐意创新”,融合传统史学与近代实证史学精粹,坚持踏实严谨治学态度。虽然今天的史学研究无论在材料、方法抑或视角等方面较过去都有很大变化,但“以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没有变,实事求是的史学方法没有变,史学为人民服务的经世致用精神没有变”。在这一意义上,万绳楠的治学方法与学术思想,无疑是留给当今史学界的宝贵精神遗产。(浔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