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23年11月,洪泽古灌区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古灌区遗产的申报、管理和保护的亲历者,我既能体会申报成功的喜悦,又深感工作责任的重大。
洪泽古灌区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经历破釜塘、白水塘和洪泽湖三个发展时期。公元1128年的黄河夺淮,是古灌区发展的分水岭,其功能从引水灌溉转变为防洪兼灌溉。明清两代以来,随着洪泽湖大堤的修筑,古灌区形成了以洪泽湖为灌溉水源,洪泽湖大堤为防洪屏障的灌溉体系,以古浔河、草泽河为骨干河道的排水体系。
经过1800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的洪泽古灌区依然润泽万顷良田,造福一方百姓。古灌区的挡水工程洪泽湖大堤石工墙使用千斤条石270多万块,蓄水规模在明代即达10亿立方米,明清时期修筑的直立条式石工墙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区蓄水工程从明代沿用至今,形成的责任明确的“工交”制度,“文武结合”“官民结合”的堤防管理体制,合理严格的闸坝泄水制度,责任分担、资金共筹的工程培修制度等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古灌区的发展史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转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古灌区先后在洪泽湖大堤上建设了洪金洞和周桥洞,开挖了新的干渠,形成了干支斗农的自流灌溉体系,古老的灌区焕发了新的生机。2003年至2017年,古灌区先后进行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我从前期的勘测、方案的制定、项目的组织实施都全程参与,深感不易。
2003年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那时测量灌区骨干河道时,还没有先进的全站仪、GPS等设备,全靠两条腿走路,最多的时候一天走了30多公里。经过一代代水利工作者的努力,古灌区现在已经形成灌得上、降得下、排得出、挡得住、能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的工程控制体系,为丰收增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年来,古灌区坚持“节水优先、生态发展”。我们大力推进水价改革,持续推动灌区内骨干河道“五位一体”管护。同时,充分保护古灌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洪泽湖大堤、明清石工墙、周桥大塘遗址公园、黄罡寺石刻水志以及信坝遗址等,持续改善古灌区的生态环境。此外,还整治古灌区骨干排水河道,挖掘阐释镇水铁牛、碑刻石刻以及众多上谕、奏疏、治水论著、治水工艺、传统习俗、神话传说等文化遗产的价值,让古灌区得到持续开发利用……
穿越悠悠岁月,浇灌沃野千里。洪泽古灌区,既承载着历史,更润泽着未来。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苏雁、王建宏、张锐、常河、丁一鸣、李建斌、杨珏 本报通讯员 芮舒晨、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