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社区工作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短板?围绕上述问题,2023年7月至10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委党校基地调研组,前往北京、上海、长春、杭州、成都等地的代表性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社区工作者队伍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当好居民群众的“贴心人”
小社区,大舞台。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枣子巷,“枣子巷”三个字的复古牌坊映入眼帘,精致而古朴。漫步在880米长的街道,穿梭于社区特色廊道,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真没想到我们这些老旧院落,如今会这么吸引人。”在枣子巷13号居住了30多年的何勇说。过去枣子巷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如今从空间改造到场景营造,“原生态+新业态”叠加焕新,枣子巷成为新晋商业特色街区,白天热闹非凡,夜间流光溢彩,让人流连忘返。
枣子巷社区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用心用情。“我们社区两委9人加1名社区党群服务专员,还有11名网格员,在老旧院落改造过程中,走遍各家各户,讲尽千言万语,仅召开各方协调会就上百次,一遍遍解释,一次次疏导,最后很多居民由开始的‘要我改’转变成‘我要改’。”社区书记陈世荣说。枣子巷社区利用街巷的“闲暇”空间打造“金角银边”,刚建成的“幸福树下”公益驿站,成为辖区居民的休闲地、外卖快递小哥的歇脚地、志愿服务的集合地和“蓉漂”青年的交流地,丰富充实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居民群众真正体会到了“家门口的幸福”。
小岗位,大作为。“‘楼下书记’专治家长里短烦心事”,成为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南门社区居民的“口头禅”,附近社区的居民碰上邻里纠纷,也会慕名前来求助。“南门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60%,随着高龄党员增多,我们探索组建了老年党员协调队伍。因协调队伍成员大多是社区基层党支部书记,办公地点就设在社区一楼,所以被居民亲切地称为‘楼下书记’。”南门社区党委书记罗秋英说。近五年来,“楼下书记”收集有效社情民意2800余件,调解的案例多达400余件,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调研发现,各地社区工作者积极发挥“楼下书记”、物业网格员、“银龄互助”等力量,带动离退休党员干部和社区退休党员建立临时党支部,围绕除险保安、矛盾化解、扶老助老等工作,全面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情“联络员”、暖心“服务员”、发展“参谋员”,实现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和谐共处。
小妙招,大治理。老旧小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痛点和难点。据统计,全国房龄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有17万个。北京市大兴区黄村西里社区书记王黎在老旧小区一干就是20多年:“选择到社区工作的初心始终没有变过。为居民群众服务,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不是做样子,而是做出样子。”她带领社区“两委”,以党建引领撬动基层治理,着力解决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停车难、管道堵塞等问题,把“问题社区”变成“幸福社区”。
“2023年,我参加了三期王黎书记举办的‘治理茶空间’交流活动,围绕社区治理难题,王黎书记给我们分享她的‘法宝妙招’,非常受益。”兴丰街道三合南里社区书记魏然说。据北京市大兴区社工委民政局社会建设科科长刘冲介绍,“王黎书记工作室”是北京市首批成立的社区书记工作室,以“名书记工作室”为平台,提出并打造社区治理的“六大空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社区规划与治理空间、专业素养提升空间、突发事件应对空间、经验交流分享空间和心理减压空间,丰富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内涵。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发展与突破
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数量素质双提升。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共有60.7万个,其中48.9万个村民委员会和11.8万个居民委员会,拥有超过400万社区工作者。也就是说,平均一个社区约有7名社区工作者,每个社区工作者服务的居民数量超过300人。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社区工作者意识到,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能更好地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我已经连续4年报考社工师,2023年终于考上了助理社会工作师。”北京市康馨园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白坤说。近五年来,全国社工证考试报名人数呈爆发式增长,2018年社工证考试报名人数为42.45万,2022年报名人数约89万。2022年,全国共有16.5万人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2.8万人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
为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补齐短板弱项,激发社区治理人才效能,全国各地在政策支持、培养措施、职业认同等方面不断发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适应社区发展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政策支持显著增强,激发干事积极性。自2020年起,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管理规范和激励办法等,旨在构建“进出有通道、待遇有保障、考核有标准、发展有空间”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立健全链条式配套工作机制。2022年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甘肃省等多地相继出台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职业界定、选任聘用、激励保障、教育培训等机制,破解招录、培训、管理、考核等环节中的瓶颈问题,一体化推进选、育、管、用。
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为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推动优秀社区工作人才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各地拿出一定名额面向优秀社区书记、专职社区工作者定向招录(招聘)街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畅通其发展渠道。山东省要求县(市、区)补充街道机关公务员时,一般应拿出不少于补充总数20%的名额,面向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招录;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可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培养措施推陈出新,专业能力明显提升。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人。社区党组织书记是社区治理的“领头雁”,通过“头雁”传帮带作用,加速整个“雁群”的成长。2019年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出台了《北京市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规定(暂行)》,从2020年开始,全市每年打造50个北京市社区书记工作室,充分发挥“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社区书记工作室为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其他社区党组织学习交流,提升全域社区工作者社区治理的本领与能力。”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社区党建工作处李立更说。各地不断聚焦社区工作者需求导向、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力求在培训实效上下功夫。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率先在全国创办社区干部学院,推进社区干部“双线培训、全员培训、专业培训、定时培训”。“我们坚持内涵式发展,统筹师资库、课程库、教材库、教学基地库‘四库建设’,推进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长春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边汇军说。
选树宣传先进典型,职业认同感显著增强。2019年,中央宣传部与民政部共同评选出十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并制作特别节目播出,引起广泛社会反响。2022年,民政部评选出200个“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496名“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激发城乡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这些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对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向全社会充分展示了社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近年来,各地利用社会工作宣传周、“社工节”等,大力弘扬社区工作者时代担当和敬业奉献的精神,进一步展示社区工作者专业风采,增强社工归属感和荣誉感。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短板尚存
供需发展不匹配,区域发展不平衡。调研发现,由于各地社区工作者招录大都不设专业限制,社工所学专业五花八门,直接与社区工作相关的专业学历背景的人数极少,社区所需的具备群众工作、沟通协调、资源整合、动员组织等能力的社区工作者占比很小。由于地区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地域或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社区工作者待遇都存在明显差距。一些薪资待遇较低的地区难以吸引素质高、有经验的社区工作者。城乡之间社区工作者素质不均衡,相比街道,乡镇的社区缺少高层次人才和社区带头人。尤其是新建社区、回迁社区等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其迅速有效开展工作。调研发现,在北京市城乡社区工作者中持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差别较大,部分街道持证率能达到50%~60%,而一些乡镇仅为10%~15%。
培训体系不健全,针对性不强。目前社区工作者培训分为初任培训、岗位培训、社工师资格考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前瞻性、针对性和覆盖面。由于整体的统筹规划欠缺,对“谁来培训、培训什么、培训谁、怎么培训”等缺少体系化设计,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不定期培训,培训内容连贯性不足,培训对象多集中于社区书记正副职,普通社区工作者培训机会较少,这种碎片化、零散化培训很难有效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此外,很多培训缺乏针对性,存在学用脱节问题。社区工作者培训一般由属地、区级、市级相关部门制定,对社工实际培训需求关注不到位。调研发现,现有培训还不能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方案,未能实现按需供给,存在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不够贴合,培训覆盖面不够广泛,培训对象不够精准,培训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导致效果不甚理想。
社区“领头雁”缺乏后备军,面临人才断层。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要能够对社区工作者思想上“领”、经验上“传”、业务上“带”、生活上“帮”、难题上“破”,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发展与创新,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组织优势。调研发现,成长为社区带头人,需要有至少10年以上的社区工作经验,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缺一不可。目前多数社区三分之二的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工作时间为5年左右,“领头雁”后备人选储备不足,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社区党组织书记较少。传帮带机制只有在部分地区的街乡镇能够实行,很多地方仍然缺乏能带队伍的优秀社区书记。
激励保障措施不足,难以持续激发人才活力。为解决社区工作者“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各地建立了激励制度和考核机制,相继出台了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聘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工作方案,畅通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破解社区干部成长的“天花板”问题。然而,调研发现,各地社区工作者考编制政策标准不一,有些省市事业编和公务员报考资格人员仅限定社区书记,尚未给表现优秀的普通社区工作者以一定比例的报考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各地均鼓励其考取社会工作师资格,然而,大部分地方对持证社区工作者奖励力度不够,其工资待遇与未取得该资格的人员每月仅差200元左右,由于薪酬差距不大,社工考证热情不高。此外,对于在社区任职满30年、有突出贡献、群众认可的社区工作者,多地尚未出台特殊补贴等激励办法。
多措并举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高质量发展
聚焦社区治理需求,下好队伍建设的“先手棋”。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确保全域发展“一盘棋”。着眼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需要,制定完善全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按照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要求等指导性指标做好需求测算,探索将不同类别社区工作者人员配额与居民区实际需要挂钩,确保基层人员力量和工作体量精准匹配,使社工队伍既适应当前需要又面向未来发展,既满足一域需求又兼顾全局优化。二是优化公开招聘机制,引进专业人才。结合基层治理实际需求科学设置人才招聘及引进计划。通过招考、选派、聘用等方式,有针对性引入社区所需社会工作、物业管理、养老、心理、法律等不同专业领域人才,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
打造全周期培训体系,提升队伍专业化能力。一是配置优质资源,搭建培训平台。推进建设针对社区工作者培养和继续教育的“社区学院”,因地制宜设立社区工作者示范教育实训基地,系统设计教材,加强对全体社区工作者系统、长期的实务培训和理论提升。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注重评价反馈。用好用活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资源,创新“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模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参与并督导社区优化公共民生服务,实现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双向赋能。
发挥“头雁”效应,做好后备人才储备。一是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书记的传帮带作用,打造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服务本领强等全面过硬的社区“领头雁”。同时,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发现和培养优秀社区书记,制定“一人一策”的精准培养方案,锻造更多的社区带头人。二是打造优质后备干部库,挖掘专业人才。建立区域社区工作者后备干部库,并动态更新管理。注重选拔不同年龄段、具备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的社区工作者,纳入正、副职后备干部储备,针对性安排轮岗历练,实行阶梯式培养,确保社区工作后继有人。
完善激励机制,提升队伍职业化素养。一是优化人才激励和待遇保障措施。完善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聘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工作方案,确保公平公正,适当为优秀社区工作者留出一定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名额,发挥好各年龄段社工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考取社工师资格的社工的奖励力度。鼓励以考促学,以考促干,以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素养,带动提高社区服务整体水平,给予考取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奖励,在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提拔任用中,优先考虑持证社工或将持证作为基本条件。三是采取多维度评价措施。完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居民评议和组织考评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健全社区工作容错纠错机制,激励社区干部担当作为。
(调研组成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庞宇、杨旎、石云鸣、曾荣、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