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重庆邮电大学:探索“人工智能+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作者:高新波 瞿中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19日 04版)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以信息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重庆邮电大学高度重视数字化领域人才培养,紧密围绕教育部等机构有关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的政策要求,从2009年开始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紧跟国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步伐,率先在西部地区探索“人工智能+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历经14年建设与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持续释放数字红利探索新路径。

    构建“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新体系

      学校紧扣人工智能时代背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努力建设世界先进大学。以“培养具有执着的家国情怀、扎实的学科知识、适应引领智能时代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宗旨,以“交叉融合·共享共生”为理念,以“学科知识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和资源配置方式重构”为主线,构建“人工智能+信息学科”一体两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体,结合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3个领域,开展大数据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智能认知与决策等基础研究;“两翼”即以“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双向驱动力,立足人工智能学科基础,加强人工智能与数学、系统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融合,形成“人工智能+基础学科”;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融合,结合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等15个领域,形成“应用学科+人工智能”。

      技术的发展变革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全面理解技术的学生,推动实现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是学校努力的方向。学校探索建构的“人工智能+信息学科”一体两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环节整体运行、协调发展,实现了学科交叉融合与共享共生,有力推动学校创新多元育人体系。

    探索“三三三”人才培养新机制

      学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工智能与学科教育融合发展,创新提出“人工智能+信息学科”的“三三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坚持“创新为要、全域改革、双向赋能”等三维思路,探索形成人工智能与信息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共享共生的创新思路;形成“人工智能+信息学科”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综合改革核心的全域改革思路;形成人工智能与信息学科人才培养双向赋能思路。积极构建“理论体系、支撑体系、交叉体系”等三重体系,完成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密码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建构与基础前沿课程研发,形成以基础学科为塔座、交叉学科为塔身、特色优势学科为塔尖的学科金字塔体系;以大数据智能计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平台为依托,形成“人工智能+基础学科”支撑体系;开展智能通信、智能安全、智能决策等领域原创性研究,形成“应用学科+人工智能”交叉体系。坚定推进“大方向、大团队、大平台”三条路径,完善大数据智能、智能认知与决策等学科大方向;组建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大团队;搭建大数据智能计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大平台。

    建成“三新”人才培养新形态

      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需要,倡导并发起重庆市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促进传统优势学科和人工智能学科的交叉融合,促成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6所高校围绕67个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进行探索与实践,日益彰显出人工智能+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态。

      坚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体,以“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为双向驱动两翼,形成“一体两翼”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以“人工智能+信息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打通学科与专业壁垒,形成学科与专业共生、学科专业与社会产业共融新格局;积极布局“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新生态,为智能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未来,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团结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传承“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校风,以实施学校“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为主线,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持续释放数字红利,推动学校“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高新波 瞿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