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融四化”推动基层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

    作者:王方 黄一岚 何允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6日 04版)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党建强院行动,积极探索“四融四化”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工作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融在目标 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

      学院党委立足“双一流”攻坚任务与“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强化党建目标与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治理的目标“一张图”谋划、“一揽子”部署、“一体化”落实,融合推进十大行动、30项举措,坚持党建引领在前、内嵌其中、支撑在后,重点聚焦“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等重大任务突破,从党建、教学、科研、人才、管理等方面科学设定承接指标,明确关键质点突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高质量党建统领办学治院“一体化”工作格局。

      党政领导班子是学院事业发展的“主心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压舱石”。学院党委着力激发领导班子成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执行集体领导、党政合作、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引导党建与事业目标上一致、行动上统一、效果上互促。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抓工作、干事业、谋发展“一条心”,党建与事业取得实质性“增效”,实现了“1+1>2”的效应。

    融在力量 打造“标准化”组织架构

      学院党委以支部引领为“辐射点”,发挥好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与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基层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支部设置上实现与内设机构、学科方向的一体架构,选优建强基层党建团队,做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形成党建与事业发展“同一股力量”。

      以党员示范为“坐标点”,开展“三先锋六榜样”师生党员先进典型选树,以“身份、岗位、流动”3个核心维度、制定4类党员“先锋指数”,推行教师党员业绩排行榜。学院师生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敢于当先锋、作表率,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优秀师生党员代表。

    融在机制 形成“协同化”长效体系

      学院党委建立党政领导挂帅领办机制,立足学院任期目标责任制指标和学科重大发展目标,重点推进“一年十大事”,由书记院长共同领办、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完善抓落实、强督办、见实效机制,定期在党政联席会上通报进展,要求一抓到底见实效。

      建立基层组织党政联席机制,定期召开教师党支部与研究所党政联席会决策所内重要事项。建立党支部参与学院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在教职工评优评奖、项目申报、职务(职级)晋升等工作中落实教工党支部建议与组织推荐环节。

      建立党建事业融合评价机制,切实推进“党建+业务”双目标考核,设置学院内设机构考核中基层党建占比不低于20%的要求,制定学院《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办法》,通过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和“堡垒指数”日常动态考评相结合,重点考核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促进程度。

    融在行动 寻求“特色化”发展路径

      学院党委把党建工作做在“有组织科研”上,探索将“教师党员工作室”建在合作企业、技术平台、地方研究院上,通过理论联学、技术联攻、成果联创、人才联育,推进“有组织科研”,打造校企地党建共同体、党员工作室15个,做到“科技服务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覆盖到哪里”。

      把党的组织联建在“重大项目”上,探索在千万级以上企业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中成立临时党支部,以“挂图作战”方式推动组织紧密协同、项目高效推进。近5年,学院推动签订千万级以上企业重大委托项目14项,连续3年荣获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把师生党员磨炼在“攻坚任务”上,强化党员带队、人才赋能,组建“党员突击队”,共建华东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成立浙江现代生物产业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建成工业化生产线40余条,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千亿元,做到“师生在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作者:王方 黄一岚 何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