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最美医生】
我从事乳腺癌基础及临床研究近40年,有幸参与和见证乳腺癌诊治水平的迅猛发展。数十年来,我努力在临床一线抚平乳腺癌患者的身心伤痛,尝试成为她们生命的“摆渡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作为全国最大的乳腺肿瘤诊治中心,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乳腺癌中有些分型比如三阴性乳腺癌,缺乏治疗靶点、难治疗、治愈率低。
“只要有1%的乳腺癌患者疗效没有达到医生和患者期望的水平,医生就必须以100%的努力去攻坚。”从医至今,我是这么想,也是这样带着团队去践行的。
我发现,同为三阴性乳腺癌,有些患者能够顺利“跨”越5年这道“坎”;有些则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发、转移。这就激发了我一个科学思考:是不是可以将三阴性乳腺癌再做细分,分类、精准治疗、提升疗效呢?
从2009年起,我带领团队深耕近10年,逐渐在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之路上摸索出前进方向,经历寻找优选化疗方案、多组学揭示分子本质、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优化分型拓展内涵四个阶段,改变过去一直以来三阴性乳腺癌无有效治疗靶点的历史。这些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临床获得应用及推广。
整个研究极为艰辛,其间我深刻体会到研究“碰壁”时的苦闷和突破后的喜悦。“十年磨一剑”的努力绝不只是为了拿几个奖项、发几篇文章、申请若干项目,而是让数十万患者从中获益,这才是我从事研究的初心和促使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每位患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托付生命背后,是患者对医者的信任。每天走进病区,看到患者,我的心才会安定;每个门诊日,我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也是患者的“定心丸”。
我养成了每天凌晨4点起床的习惯,处理夜间收到的邮件并着手安排当日临床、研究以及管理工作;早上6点到达医院查房、与住院患者“话聊”。手术后的患者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和恐惧,看到我来到她们身旁,她们和家属紧张的心情也会渐渐放松下来,拍一拍她们的肩膀:“手术很成功,后续治疗会给你安排好”;“你的病好了,不影响以后结婚、生孩子,自己千万别有负担”……
我发现,有时一个浅浅的微笑,都能让患者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鼓励。我一直倡导,医疗过程不能仅仅只聚焦在“治病”二字,更重要的是疗愈乳腺癌患者受伤的心灵,帮助他们获得回归正常生活轨道的信心和勇气。
门诊中,我的专家座椅几乎都是空着,在体格检查和诊室台之间不停走动,以此提高看诊效率。我要第一时间“锁定”检查治疗报告中的核心信息,精准、果断给出诊疗建议。我的一句话“你没事的,记得随访”,常常让患者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碰到有些情绪低落的患者,我也会和她们分享我们最新的5年生存率数据,多安慰、多鼓励:“相信我们,你一定要和我们配合好,心情好加上规范的治疗,你的病会得到控制的……”每次说到这些治疗获益的数据时,患者的眼里都会闪过一道“光”,这是对未来憧憬的真情流露。即便是复发转移的难治性乳腺癌患者,我同样给予她们信心、传递正能量,让患者充分感到“其他患者可以走出阴霾、活出精彩,我也同样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当遇见一些急需心理干预的乳腺癌患者,我会第一时间将她们推荐给我们医院心理医学科,让她们在治疗乳腺疾病的同时,做好正向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同辈支持”的方式,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我们乳腺肿瘤的学科发展就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过程。我的导师沈镇宙教授,从开刀技艺到科学研究都倾囊相授,如今我作为学科带头人,也将更多精力放在培育更多高水平人才上,让他们能够在未来从我手上拿过“接力棒”,获得更大疗效突破。
过去我曾在美国科研机构工作10余年,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的乳腺癌临床研究团队,从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能力和水平、科技人才的集聚、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出等多个方面,已经比肩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医院乳腺癌治疗水平已经实现了一个很大的跨越,但要迈向更高水平,需要更大的创新和努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来属于每个心怀大爱、勇于创新、专注踏实的年轻人。
(本报记者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王懿辉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