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滨州职业学院:推进产教融合 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3日 08版)

      为了给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族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滨州职业学院深耕职教土壤,积极对接区域产业、建设产教融合体、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全力探索与民族企业携手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致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设置服务重点产业发展

      学校着眼区域产业特点,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区域重点产业,推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融合衔接、动态调整”的专业群发展机制。建立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供需关系谱系图,对接全市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精品旅游等十大产业,学校48个招生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高度匹配,专业与产业高度融合。同时,学校建立以智慧康养、装备制造2个专业群为引领,电子信息、医学技术、生物化工、土木建筑4个专业群为骨干,现代金融、商贸流通、海洋运输、教育4个专业群为支撑的“244”专业雁阵型发展体系。

      以专业建设为基点,学校找准校企共赢结合点和联系点,推动企业与学校“双联双创”,与滨化集团、富海集团等企业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基地扩建面积9.9万平方米,教学设备值达1亿元,推广应用“六化”特色学徒制实践体系,建成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产教联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精准对接区域、省内外知名企业,着力探索和打造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校企合作新模式,开拓发展新路径。今年5月,由学校牵头发起的“全国高端铝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由学校与产业园区、相关行业协会、产业链头部企业等共同发起的黄河三角洲生物经济产教联合体、滨州市产教联合体在学校启动,旨在整合“政行企校研”各方资源,构建政、行、企、校协同的发展机制,有效推动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移、社会服务等全要素融合。针对新近成立的全国化工安全与应急管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作为牵头职业院校,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合作方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实习实训、应用技术研究、人才订单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全国化工安全与应急管理行业“四链融合”新生态,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典型范式。

      学校积极放大自身职业教育优势,与华中科技大学、海尔集团牵头,共建智慧住居与产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科研机构、龙头企业、院校、行业协会及上下游企业,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高质量产教融合样板,构建“以教促产、以产助教”的生态圈。

    升格提档带动高水平发展

      学校锚定“升本”目标,升级办学条件,高规格打造新校区建设项目,校园规划基本完成,校园扩建面积266亩,新增建筑面积2.8万余平方米,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000万元。同时,学校坚持“重教学、强师资、深改革”,202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生技能大赛12个赛项取得国赛参赛资格并取得3项一等奖,连续2年收获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四大榜单“大满贯”。

      学校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在创新链条上的关键作用,做优做强科创服务。成立农业科研团队,构建“园区+种质技术”服务模式,针对棉花、小麦、大豆、芒属植物,开展优质种源培育、筛选、推广等系列研究,为千亿级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贡献力量。创新推出“专业群+核心技术”服务模式,围绕关键技术领域,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博士+原创技术”服务模式,依托高水平创新平台,成立8个博士研究中心,以政、行、企、校多方合作的形式,打造了一支拥有40余人的高层次博士服务团队,助力企业生产技术升级改造,每年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现实需求,大力开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社会培训8万余人次,社会服务到款额5800余万元,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服务贡献典型院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