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河池市是全国典型的民族聚居区之一,境内有壮、汉、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造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其中,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池有传世铜鼓1458面,其中民间收藏与使用的铜鼓多达1388面。全市有5家铜鼓铸造厂,近六年来铸造铜鼓约13000面。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瑰宝,让千年铜鼓万古传?2012年以来,河池市先后制定《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了壮大铜鼓文化保护队伍,2022年9月,河池市委市政府为这项工作统筹到了16个事业编制岗位,组建了248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19个社会团体,还设立了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中心的办公经费。这给我和同事们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这些年,我和同事们一直走在铜鼓文化传承的路上。我们多次深入东兰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等地,开展传统工艺振兴工程,支持传承人发展铜鼓铸造技艺,获批相关专利21项。我们持续开展非遗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指导南丹县王尚小学开设了铜鼓、皮鼓、陀螺、民族服饰等15个非遗传承兴趣班。
此外,我们对红水河流域村寨铜鼓习俗进行重点保护,在铜鼓流行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展示馆、展演场馆等125个,在东兰县14个重点村建设了一批铜鼓山歌亭、铜鼓舞台。
近年来,河池持续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推开了各界群众了解铜鼓文化的“窗口”。我们还精心培育了5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建设旅游酒店、非遗展示中心、非遗工作坊等,为文化保护带来人气。这些探索,让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铜鼓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张勇、胡晓军、李玉兰、王洋、万玛加、王雯静、张哲浩、李洁、周仕兴、徐鑫雨、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李春剑 本报通讯员 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