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摸得着”的民主

    ——首次送交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的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殷泓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1日 02版)

      初冬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暖暖地照进福建省残联的第三会议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701号建议的答复……”用手细细触摸白纸上凸出的一个个小圆点,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情不自禁地“读”了出来。

      王永澄手中紧握的,是4份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分别来自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铁集团、中国残联4家代表建议承办单位,由其工作人员专程从北京来到福州一一郑重送交到他手上。

      王永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制作盲文版代表建议答复,是全国人大代表工作历史上的首次。

      今年3月,王永澄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代表建议3件;闭会期间,提出1件。4件建议,涉及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目前均已办理完成。

      “之所以建议给随班就读的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版教材,就是因为我身边不少盲人朋友的子女都存在低视力现象,随班就读时阅读教材比较困难。有了大字版教材,他们的受教育质量肯定会大大提升。”说起其中一件涉及出版大字版教材的建议时,王永澄向记者道出其中缘由。

      王永澄的这条建议,受到承办单位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旋即开展调研、推动建议落地落实。令王永澄感到惊喜的是,今年6月,立法机关采纳其意见,将“国家鼓励教材编写、出版单位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实际,编写、出版盲文版、低视力版教学用书,满足盲人和其他有视力障碍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写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该法已于9月1日起施行。

      “当我得知自己的意见被采纳时,那叫一个高兴呀!期盼这部法律实施后,能更好地惠及相关人群。”曾于6月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王永澄,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我们高度重视您的建议,积极支持推动教材出版单位将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成大字版教材。2023年秋季学期,已经推出13种大字版教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来自教育部的工作人员向王永澄进一步征求意见时表示。

      说话间,国家卫健委、国铁集团、中国残联三家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围了上来,向王永澄介绍政策、建议办理情况……小小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又温馨。

      “王永澄代表所提建议,承载着盲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盲人群众的意愿和呼声。考虑到王永澄代表的实际情况,为王永澄代表了解建议答复内容提供便利,我们为其制作了盲文版建议答复,这不仅是从法律制度层面对代表履职予以保障,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对记者说。

      “我们的民主,摸得着,看得见!我要发挥好代表作用,把更多盲人兄弟姐妹的声音带给有关部门!我对未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视力障碍人士的权益保障充满信心。”迎着暖阳,王永澄脸上笑意盎然……

      (本报记者 殷泓 高建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