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思】
当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忙碌一天的人们告别白天的快节奏生活,开启属于自己的夜生活模式。很长时间以来,影院、网咖、商场等是年轻人夜间消费的场所。而近期,夜校逐渐成为新风尚,引发了社会热议。
利用夜晚时间到学校上课的夜校,与全日制脱产学习相对,是一种业余学习,主要为想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人员开办。夜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颇为流行。而今天的夜校,虽然不再专注于学历提升,但依然保留了过去的学习形式,特别是开设了众多与时俱进的课程,可以填补个人在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短板。区别于之前的夜校潮,这届年轻人热衷的夜校课程更加丰富多元,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应有尽有。比如,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办的夜校中,有iPad绘画、Vlog拍摄、手语等课程;重庆江北区合作村青年国际社区的夜校,则有摄影、视频制作等课程。这些内容在学校教育中较少涉及,而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又时常遇到。怎样扫除这些知识技能盲区、克服本领焦虑、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年轻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开设了相关课程的夜校,正好成为他们学习“充电”的最佳选择。“白天工作,晚上学艺”的模式,“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状态,正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生动场景。
在一些艺术夜校的报名界面可以看到,夜校课程可谓“物美价廉”。例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课程,几乎都是500元12节课,每节课90分钟。而且授课的老师有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艺术院团专业教师等,性价比很高。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以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美育资源,出现“一课难求”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夜校也是年轻人充实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随着电子信息设备的大规模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0.8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达95.2%。此外,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29.1小时,较2022年12月提升了2.4个小时,“机不离手,眼不离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研究表明,沉迷网络会导致社交时间、社交规模、社区参与度下降,随之而来的还有孤独程度与抑郁程度的提高,这便是“社交网络悖论”。而在夜校,大家虽然来自各行各业,但因为选择同样的课程聚在了一起,情趣相近、意气相投。因此不少年轻人感慨,忙碌了一天之后,夜校让他们体会到了内心的温暖。除此以外,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难免会带来焦虑感,人们迫切需要一些能让心灵沉淀下来的事情,在夜校学艺或许就是一个有效方式。
从夜校开设的课程中,可以看出年轻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重庆的一所青年夜校中,需求最多的是烘焙课和化妆课;在河南洛阳的一所艺术夜校中,剪纸、插花、茶艺、民谣、葫芦丝等课程颇受市民欢迎。这些课程满足了年轻人的个人兴趣爱好,帮助一些人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为生活增添了色彩和乐趣。夜校的火热,折射出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更反映出他们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生活理念和态度。夜校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各种教育资源、要素的多元整合,满足了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学需求。
当然,在夜校出圈的背后,一些问题也亟须关注。在开班设课上,如何保证授课质量和内容品质,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教学环境上,如何保证位置便民、环境优良,尽可能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收费标准上,如何保证公开透明、亲民合理等,让大众都能够平等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现在还有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在满足城市青年上夜校的同时,也应该大力关注乡村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夜校课程,做到城乡统筹、一体推进。同时,夜校自身也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融合发展,形成科学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夜校热”持续下去。
夜校火爆的背后,也体现出大众对于更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旺盛需求。因此,政府部门要搭建好平台,让各类主体都能成为艺术课程多样化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使丰富的都市资源“沉下去”,转化成可为市民群众所用的美育资源,从而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借助这一宝贵契机,让“夜校热”成为新常态,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文明水平、艺术修养。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把“夜者日之余”充分利用好,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也是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作者:刘齐,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