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这些暖心故事②】爱心接力

    作者:本报记者 唐一歌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周园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1日 01版)

      【这些暖心故事②】

      “龙靖宇刚发来一段视频,瞧,他自己能走了!”在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侯文敏快步走进了医生办公室,向大夫们展示着手机里的视频——一位中年男子正在院子里拄着单拐慢慢地走着,身旁,一位白发老人憨厚地笑着。

      “恢复得不错!”见此情景,主任李辉松了口气。

      龙靖宇40岁,在广州一处工地上打工,今年中秋节突发脑出血。情况危重,医院专门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进行手术,并收入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得知儿子突发急症,龙爸爸从湖北老家坐了20多个小时汽车,匆匆赶来,守在监护室门口等待消息。

      这位一连好几天蜷缩在病房外座椅上休息的老人,引起了李辉的注意。

      和老人一聊才知,他的家庭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糟:老人年近七十,身体不太好。而他的爱人和小儿子均患疾病。家中唯一能挣钱的,就是在工地做零工的龙靖宇。

      “我们家的顶梁柱倒了,顶梁柱倒了……”老人绝望地一遍又一遍念叨。

      和老人聊完,李辉心情非常沉重。他把龙靖宇一家人的情况发到了朋友圈。不到1分钟,他的手机开始响个不停——

      “辉哥,今天开始,老人的一日三餐,我免费送来。”

      “可以帮我转交300元给老人家吗?”

      “李主任,我想赞助老人回去的路费。”

      …………

      从百元到上万元,一笔笔善款不断发来,有的来自医院同事,有的源于亲朋好友。“我们把一笔笔钱都存进了龙靖宇的住院押金账户。龙爸爸住不起宾馆,我们特别破例,在医院里找了一个床位,帮助他安顿下来……”李辉说。

      经两周精心治疗,龙靖宇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十月中旬龙靖宇出院回家了。

      “龙靖宇回乡后怎么办?”大家依然放心不下。于是,大家委托侯文敏与龙靖宇家乡——湖北恩施来凤县翔凤镇马鬃岭村的村委会取得了联系,一方面了解龙靖宇的恢复情况,一方面也请求当地给予这个家庭一些帮助。

      “放心,接力棒交给我们了!”电话那头的村委会委员答应得很干脆。每隔一段时间,侯文敏都会和龙爸爸联系,听龙爸爸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经常到家里走访慰问,为他们申请困难补助,等龙靖宇完全康复后,还要帮助他参加专为建档立卡脱贫户设立的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

      11月8日清晨,龙爸爸突然出现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他坐长途汽车赶到了广州,一定要为医院送上一面锦旗:“不管是1000公里还是10000公里,这面旗,我都要亲自送来!”

      (本报记者 唐一歌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周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