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光明论坛】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

    作者:朱文鑫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21日 03版)

      【光明论坛】

      “我多次讲,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又一次强调了携手发展的重要性。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强调:“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动能减弱,贸易投资趋于疲软,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中国的新发展给世界提供了新机遇,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压舱石和动力源的重要作用。

      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相关统计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11.3%提升到2022年的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始终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实现增长5.2%,大幅领先全球增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也同时将2024年GDP增长预期上调。摩根大通、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近期也都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这与国际组织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韧劲强潜力大。而且,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会产生积极溢出效应。事实证明,中国既有能力又有意愿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发展越好,全球就会越繁荣。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当前,中国的开放已进入由器物层面转向规则层面的阶段,即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通过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充分展现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决心和诚意,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为持续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我国致力于打造更多的高能级开放平台,新近挂牌成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优化了区域开放布局。此外,我国还在加快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1年位列全球前三。在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优质的营商环境、积极鼓励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助力中国企业带着先进工艺和服务走出去,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市场是当今世界的稀缺资源,而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也是新兴的中高端市场。与过去低劳动力成本这一比较优势不同,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比较优势。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消费持续升级,内需规模会不断扩大,市场的规模优势和规模效应还会进一步凸显。在全球需求持续低迷和中国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的背景下,中国坚持举办进博会的初心不改,主动扩大商品和服务进口,与世界共享消费市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大国担当。据统计,第六届进博会按年计意向成交创历届新高,金额达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此外,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商务部正加快制定出台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这些都是扩大开放中国大市场的举措,将为各国投资者提供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遇。

      更好地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我国不断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新机遇,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当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携手推动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发展。进博会则与消博会、广交会和服贸会一道,构成了中国主动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国家级“会展矩阵”,在促进国际供需对接,增进贸易和服务往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中国正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议程和制定过程,致力于为全球提供更好的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始终坚持立己达人,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作者:朱文鑫,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省委党校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