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强县市、百强区勇挑大梁作示范,分别贡献了全国经济总量的9.64%和11.22%
● 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为75.7,东部依旧领先,中西部、东北依次递减
● 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为68.3,较上年提高3.8,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为63.4,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为客观评价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总结城市一般性发展规律,探索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小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倾力构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系统体系,持续19年对中小城市发展指数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并逐年推出阶段性研究成果。
19年来,课题组坚持前瞻引领,不断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坚持每年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各级领导等参与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系统构建县市、市辖区、建制镇3个子体系,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建制镇综合实力6项指数,系统、全面评价我国中小城市及镇域发展水平,树立了全国百强县市、百强区、千强镇3个品牌。现将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公布如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空间相对独立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百强县市:县级市、县、自治县、旗。百强区:含有乡镇、相对独立发展的市辖区(并剔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的市辖区)。
二、评价体系及测评结果
(一)综合实力指数
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立足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的要求,结合新时期中小城市发展特点,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境、民生福祉、城乡治理5个方面进行评价,下设15个二级指标(见表1)。
2022年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为75.7,较上年提高1.6。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指数达到82.9,分别高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6.1和12.8;东北地区整体实力相对靠后,指数较上年提高1.2,达到68.8。
(二)绿色发展指数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设置资源节约、绿色消费、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见表4)。2022年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达到68.3,与上年相比提高3.8。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仍处于领先地位,指数为74.6;中部、西部地区指数分别为65.3、58.1,较上年分别提高3.5和3.2;东北地区指数较上年大幅提升4.3,达到61.8。近年来,东北三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动能和合理的产业体系,为绿色转型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投资潜力指数
城市投资潜力是一种复合潜力,是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活力、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研究下设人口和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区位、生态环境、行政效率5个一级指标,共涉及20个二级指标(见表6)。2022年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达到86.1,较上年提高1.5。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首次超过东部地区,成为最具投资潜力的地区,投资潜力指数为88.9,高于东部地区1.0;西部地区紧随其后,指数为83.0,较上年提高1.3;东北地区小幅提升,提高0.2,达到81.6,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科技创新指数
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重要支撑力、重要引领力、重要承载力,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技术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的动力源泉。课题组结合创新资源和发展基础,重点从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成效4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力进行评价。2022年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为63.4,与上年相比提高1.8。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科技创新指数分别为70.9、57.8、56.4、55.4。在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榜单中,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5席、8席和2席。
(五)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
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从城镇发展、公共服务、城市更新、环境质量4个方面进行评价。2022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为50.8,比上年提高1.2。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较上年分别提高1.7、1.5、0.5和0.7。
2023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名单、2023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名单、2023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名单及各指数指标体系详情见《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23)》绿皮书和中小城市指数网。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
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