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贵州民族大学智库:厚植民族历史文化 传承时代精神

    作者:夏远力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7日 07版)

      贵州民族大学传承优秀民族历史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广泛交流交往交融,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并于2021年获批贵州省第二批新型特色智库。贵州民族大学智库始终厚植民族历史文化,以促进地方多民族文化繁荣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方向,传承时代精神,为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坚强有力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撑。

    打造“行动型地方智库”

      贵州民族大学智库立足贵州丰富多彩、分布集中、存续状态良好的优秀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按照“高起点推进、高标准建设”的建设原则,着力完善内部管理,为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奠定基础,扎实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建设。

      按照“行动型地方智库”的建设路径,贵州民族大学智库坚持创新,科学建设组织机构、组建智库团队,构建讲好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时代精神的引领型智库、行动型智库。积极组织召开年度工作总结会议,进一步明确智库的职责、使命、作用,并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发展规划和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智库的相关研究具体化、项目化,积极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先后主持或参与“六山六水”民族调查、全省民族识别调查等众多调查,开展了70余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整理出版了《民族学纲要》《苗族简史》等大批著作,彰显了民大力量。逐步形成“乡村振兴智库”实践体系,构建乡村振兴学院实践载体,结合资源,因需汇智、问需育人。

    推动智库间资源共建共享

      贵州民族大学智库集众家之所长共同传承发展、开发利用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始终保持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多措并举整合资源,归纳总结民族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精髓,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让智库成为人才会集和成果产出之地,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贡献力量。

      贵州民族大学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等高校、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以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协作、多地区资源整合为主要特点,以“核心团队+协作团队”的模式构建学术团队,积极探索 “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着力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库。举办以“共生共建 共享共荣”为主题的西江论坛,邀请来自省内多所高校及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对黔东南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非遗发展创新等进行深度研讨,为共同讲好黔东南民族团结好故事、发展好故事提供动力。与贵州财经大学等多个院校协同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智库间的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机制共联、渠道共创、成果共署。联合西江苗寨共同开展文化研学活动,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体验基地,将西江民族历史与民族团结等文化融入导游解说词中,以全新的解说方式讲述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时代精神,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协办中国社会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分论坛,组织省内外高校专家、学者60余人讨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民族历史文化的弘扬等,收到投稿论文70余篇,为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增强相关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

    发挥人才集聚地作用

      贵州民族大学智库充分发挥人才集聚地的作用,以人才战略为牵引,着力强化队伍建设,下大力气引人才、用人才、育人才,打造由领军专家和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队伍,归纳总结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贵州经验、贵州实践,助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术体系。

      贵州民族大学持续加强智库研究团队建设,分批次从学校内外特聘多名研究员,引导研究人员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和智库特色,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积极参与时代精神的传承,产出一批具有思想性、建设性、前瞻性和特色化的研究成果。组织举办相关专题研讨会,对智库报告的选题、写作、报送、传播到反馈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质量与水平,帮助成员真正干出一番新业绩、展现一番新作为、推出一批新成果。    

      (夏远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