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日前,中宣部向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分享他们从事援外医疗工作的经历和感受。
人生最难忘的经历
2014年年初,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数万人感染病毒,死亡率超过60%。世卫组织宣布当地进入一级传染病警戒。
危急时刻,第24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暨国家埃博拉防控专家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领命率队员踏上了援非征程。
“这个过程既有害怕又有担心,但更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因为我们代表着国家,在艰难的时候,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19名队员再加上防控专家组22人,没有一个退缩的。”王振常语气坚定。
据王振常介绍,到达几内亚后,医疗队既要开展调研、分析工作,也要完成埃博拉防控的具体援助点工作,还要对在几内亚的华人华侨、中资机构进行细致的培训。医疗队还根据国家卫生部门部署,为几内亚培训公共卫生医师。王振常说:“当时给我们的培训任务是1000名,但是通过各方面努力,我们冒着很多风险,短短两个多月培训了1600多名公共卫生医师。”
因为工作出色,几内亚政府高度肯定整个医疗队和中国埃博拉防控组的工作,并授予中国医疗队“几内亚共和国勋章”。
有人说,在60个寒来暑往中,有多少在非洲工作的中国医疗队员,就有多少感人故事。在非洲,援外医疗队虽然远离家乡和亲人,却也留存了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和最难忘的经历。
“当腼腆的非洲孩子们从陌生、害怕到熟悉,甚至依偎在我的怀中喊我‘妈妈、妈妈’的时候,我既感到欣慰,又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孩子和他们家人的认可。”见面会上,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湖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朱惠芳动情地说。
患者变身“中医粉”
“许多科威特患者在结束治疗后成了‘中医粉’,频频夸针灸疗效好。在他们的口口相传下,来我们中医诊所的病人络绎不绝。”见面会上,第4、7、8批吉林省援科威特中国医疗队队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春介绍,医疗队通过开展针灸、拔罐、穴位贴敷等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治疗方式,向当地患者推广中医疗法,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
近40年来,刘春一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999年至2010年,她曾三次赴科威特参加援外医疗工作,累计援外时间长达6年,诊治患者6000余人次。在异国他乡,刘春认真开展中医诊疗,积极普及传播中医药文化。回国后,她还继续参与医疗队员选拔和后期专业培训工作。
“我初到科威特时,当地人对针灸的认识还很有限,他们对小小的银针能治疗疾病表示怀疑。”刘春说,当地群众接受中医治疗后,恐惧和疑惑就转化成了信任。
刘春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患者长期失眠,入睡困难,入睡后还多梦易醒,心情烦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过针灸和穴位按压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在一周后有了明显改善。连续治疗一个月以后,失眠症状基本消失。”
“有当地人专程来到我国学习中医,想更多地了解中医文化。”刘春说,当地民众对针灸的治疗方法很认可,尤其对中医提倡的“未病先防、不治已病治未病”理念非常感兴趣,太极拳、八段锦等更成了当地热门健身方式。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心血管疾病是多米尼克的高发病,但当地的医疗水平十分有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作为第2、3、4批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员,一待就是3年。他发挥专长接诊救治心血管病患者约5000人次,在当地积极推广新技术,开展了第一例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等。
在吴德熙看来,要真正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授人以鱼”更需要“授人以渔”。他努力当好当地同行、医学生的老师,并积极推动创立了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内科,推动成立了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中多远程医学中心。
“不管是老一辈医疗队员还是年轻人,我们的职业都是医生,都有着治病救人的初心,援外也是在履行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尽己所能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吴德熙感慨。
第10批援埃塞俄比亚中国医疗队队员、河南安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梅学谦是家中的第三代从医者,他的父亲梅庚年是第1批援埃塞俄比亚中国医疗队队长兼党委书记。援外工作期间,梅学谦充分利用中国医疗队团队优势,在胸外科、食管癌、肠胃肿瘤等方面推广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受援医院的技术空白,并帮助培养了技术团队。
从“输血式”援助转向可持续“造血式”援助,从“中国医生”到“中国医院”,中国援外医疗正为受援国家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据统计,60年的时间里,我国援外医疗队先后奔赴76个国家和地区救治患者,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46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
(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崔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