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中国扶贫经验走进菲律宾

    作者:本报记者 梁逸韬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12版)

      【记者连线】  

      11月10日,第十届“中菲马尼拉论坛”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减贫成就与中菲减贫能力建设合作探索”。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摆脱贫困之路’——宁德扶贫开发图片展”,生动展示福建宁德脱贫工作具体鲜活的案例,展现中国特色扶贫成果,为菲律宾减贫工作带来中国经验。

      论坛现场,福建省外办主任黎林向菲方官员介绍一张张图片背后的脱贫故事,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创造性提出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重要脱贫理念,引发菲方嘉宾的关注。

      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在视频致辞中回忆起其1977年以学生身份赴华时的经历。在她印象中,当时中国的经济还并不强大,“但随后的40年,中国却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阿罗约盛赞称,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可能没有哪个国家的减贫成就比中国更辉煌。

      菲律宾总统减贫顾问拉里·加顿在致辞中对中国的脱贫成就表示赞赏。“中国比联合国目标提前10年解决了贫困问题。”加顿表示,他在几个月前访问了中国,切身体会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并了解了许多中国的减贫举措,如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减贫战略,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加顿感慨道:“减贫这项事业,菲律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会长本尼迪克表示:“毫无疑问,减贫努力是中国人权进步最有力的证明,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非凡的反贫困故事。中国是世界上脱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这是史无前例的。”

      据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负责人桑托斯三世介绍,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菲返贫问题突出,贫困发生率已上升至18.1%,表明有超过2500万人或350万个家庭仍处于贫困线以下。

      在参观完图片展后,桑托斯高兴地表示,宁德的发展为菲律宾的脱贫事业提供了“路线图”。他认为,农业是菲律宾支柱产业之一,但支撑农业的农村和农民却是菲律宾最贫困的地区和群体。“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市,这是我们要走的路。”桑托斯表示,中国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消除了极端贫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就,将为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桑托斯希望效仿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所做的努力,希望菲中两国未来能在农业农村、工业化、城乡发展、基层赋能和社会减贫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助力菲律宾脱贫工作。

      在研讨环节,黎林、宁德市代表郑延就和菲土地改革部前助理部长拉那、智库机构“亚太进步之路”创始人埃隆等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中菲减贫之路。拉那注意到,中国在减贫工作中对乡村发展尤为重视。他认为,中国通过增加农业投资、创建乡村企业、促进共同繁荣等方式,成功使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菲律宾应该学习中国经验,通过创办农村合资企业等途径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帮助菲律宾实现将贫困率下降至个位数的减贫目标。

      拉那向记者表示,此次论坛让许多菲律宾人大开眼界。菲律宾有许多人对扶贫减贫的中国经验很感兴趣,下次论坛可以邀请菲更多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农民、渔民代表等参加,共同探讨如何减少菲律宾贫困人口。菲亚洲研究与对话中心理事陈祖从认为,如果能够邀请中国专家作为顾问,肯定会助力菲律宾的减贫事业。菲社区发展学者乔纳·马丁则表示,菲律宾应该学习中国减贫经验,重新重视基层管理,帮助基层民众脱离贫困。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指出,中国的减贫实践证明,贫穷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代名词,中国可以做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一定能够做到。中国脱贫攻坚的举措与经验,为促进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中菲马尼拉论坛”由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同菲律宾中国了解协会联合举办。论坛于2021年宣布成立,旨在促进中菲双边关系健康发展,拓宽中菲人文交流渠道。

      (本报马尼拉11月14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梁逸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