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当工人,怎么就不“香”?

    作者:戴天方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04版)

      【来函照登·我也说几句】

      正值就业季,我发现,喊了多年的“两难”问题依然存在——一边,很多高学历人才抱怨“就业难”;另一边,制造业企业发愁“招工难”。这个“扣”为啥解不开?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学历的过度追捧,让人很难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作为一名在数控机床旁干了30多年的工人,我特别自豪!

      自豪什么?我能将近百公斤航天舱段的重量精度,控制在0.1公斤以内,我能实现数米长舱体的微米级加工。

      能练就这手“绝活”,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鼓捣机器。在我眼里,工厂的设备,可不是冷冰冰的钢坨子,这些“大家伙”身上蕴藏着改变世界的无穷力量。

      30多年来,从普通技工到首席技师,每一次攻克技术难关、完成生产任务,我都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这,就是职业荣誉吧!

      可新生代为什么不愿当工人,都热衷挤高学历的“独木桥”呢?遵从内心喜好,掌握一门“绝技”,就不“香”吗?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他们是连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的关键力量。只有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愿意投身其中,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才有保证。

      但现在,选择进入制造业的年轻人太少了,技能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我认为,这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贡献认可度不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不强、待遇低、保障弱有很大关系。这样下去,谁还想当工人?

      要破解难题,就应提升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度,让产业工人有地位、受尊重;还要激励到位,让他们凭手艺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对职业前景有盼头。

      “跨界”培养使用,也是个好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打破工人与技术人员的职业边界,让工人也有机会成为工程师。

      我想,全社会都应该认识到,各行各业,无论学历高低,只要你有真本事,都能赢得尊重!

      (作者:戴天方,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航天三院239厂特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

    网友留言板

      吕图:要有令人尊重的待遇。

      大鹏:观念是一方面,实际待遇也是一方面。

      预见未来: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是自己光荣劳动收获的美好生活,都配得上应有的尊重!

      王洋: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很抢手,供不应求!

      老菜农(皇甫天祥):没有小岗位,只有大事业!

      丘山:不管是“高学历高能力”,还是“学历虽低但有绝活”,都是宝贵人才。

      鱼泡泡:“香”是有前提的,工人的待遇水平、技术水准以及社会对工人的认可度,这些都缺一不可,不然大家为啥不愿去学技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