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安徽巢湖: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5日 03版)

      “学凤啊,真的很谢谢你!”曹俊翠坐着崭新的轮椅,握着高学凤的手,眼里闪着泪花。

      58岁的高学凤,是安徽省巢湖市赵集社区的“红色邮差”志愿者,从2019年开始帮助社区的困难群众寄取快递、缴纳水电费、代买生活用品等。这一次,高学凤和她的伙伴们,又为行动不便人士送来了募集到的轮椅。

      如今,在巢湖,像高学凤这样的志愿者比比皆是。“巢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要求,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强化主体为基础、压实责任为牵引、服务群众为中心,不断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巢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昌琴说。

      在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74岁的“安徽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合肥好人”梁邦定家喻户晓。他三次患癌,拄拐长达40多年,却始终坚守三尺讲台。退休后,他又发挥余热,经常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宣讲。

      “今天听了梁老师的介绍,才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就有这么多的好人好事,感触很深,也让我更加下定决心向他们学习,多做好事、争做好人。”10月22日,听完梁邦定的宣讲,烔炀社区居民高洪涛说。

      梁邦定退休后,看到村里不少孩子在节假日无所事事,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无人照看、疏于管教。为了让这种情况能有所改观,他站了出来,成了留守儿童们的校外思想品德课老师。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大家总能见到一位拄着双拐的老人,同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忙前忙后。

      记者了解到,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基层宣讲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巢湖市依托“专家+草根”组建宣讲队,组织开展党员讲政策、专家讲理论、模范讲故事、群众讲体会等主题宣讲活动,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灵活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平台,以讲堂或入户的方式,积极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形象化的宣传宣讲,全力打造面向农村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每到暑期或节假日,苏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便会组织开展非遗传承志愿服务活动。在省级非遗树雕画传承人尹修平的工作室里,学生们能够近距离观摩树雕画、牛角雕等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切身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巢湖市推出“振兴优秀乡土文化”本土实践项目,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将非遗与文明实践相结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激发群众精神动力。

      司集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人崔道英是巢湖市苏湾镇“司集民歌传承”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每逢假期,崔道英都会来到苏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镇上的孩子们讲述司集民歌的发展历程,教唱司集民歌《姑嫂对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在真听、真看、真感受中学习非遗技艺,领略巢湖地区朴素、真挚的风土人情,从小培养青少年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崔道英说。

      (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