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还原3000多年前的古蜀王国、揭秘神秘的古蜀文明艺术……一场精彩的考古发掘直播报道,不仅展示了三星堆的独特魅力,而且引发全网关注、形成现象级传播,收视与口碑双丰收。今年11月,央视新闻客户端融合报道《三星堆新发现|古蜀国的青铜时代》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中新闻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是怎么打造的?如何创新表达方式,让中华文明在新闻作品中得到最佳呈现?近期,本报记者专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社会新闻部制片人、《三星堆新发现|古蜀国的青铜时代》主创团队负责人杨阳,畅谈作品背后的故事。
记者:作品《三星堆新发现|古蜀国的青铜时代》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杨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这一重大工程,三星堆遗址考古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有力实证。在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大棚,我们被现场的科技感所震撼:四座恒温恒湿的玻璃方舱,各种大型先进设备,考古发掘坑的旁边甚至还有文物抢救室,实验室里实验用具一应俱全。结合总台提出的“5G+4K+AI”战略,我们计划打造一档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考古发掘新闻直播节目,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考古学,为观众呈现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
记者:三星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址之一,更是充满谜团和智慧的宝库。节目以青铜器为线索讲述古蜀王国的青铜文明,请问创作前期做了怎样的策划?
杨阳:我们设计了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时隔35年之后对三星堆进行再次发掘。古蜀人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1986年第一次发掘后,三星堆还有许多未解谜团。我们埋的暗线,是考古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连接。考古发掘大棚里工作的多是“80后”到“95后”的年轻人,在考古路上,他们甘愿坐“冷板凳”,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考古人的专业、敬业以及考古精神的传承,就是我们这条暗线要体现的。
记者: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使作品很好地呈现了古蜀人艺术与技艺的辉煌成就,这是怎么实现的?
杨阳:三星堆考古具有新闻性、发现性,而直播要无限接近新闻现场、无限接近新闻事物。我们不仅要实现这种“接近”,还要让静态的考古现场在演播室的直播讲解中不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总台“特种设备科”自主研发了专门用于特殊环境的“特种武器”来突破既往视觉呈现效果的局限,比如自制鱼竿摄像机,是在坑边立一个三角形支架、一个小返送监视器,把鱼竿探进坑去,摄影师可以远程操控镜头,实现镜头贴着坑、器物游走,给观众带来攀山越岭寻找答案的感觉。
记者:据了解,4天系列直播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观看量近4000万人次,相关微博话题量达24.86亿。节目使考古这一小众学科备受关注,带动“三星堆”文博旅游热度攀升。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传播效应和社会效应?
杨阳:考古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相、揭开谜底的过程,本身就具有探秘性,数字交互空间也是节目的一大创新。我们依托过去多年传统媒体直播经验和虚拟技术的应用经验,使用三维建模技术、云端实时渲染、虚拟引擎技术,打破了手机屏和大屏幕之间的“次元壁”。但能取得现象级传播效果,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一创作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作品能够燃起人们心中文化认同的火炬,激发广泛的社会共鸣,才出现后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记者: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同青年记者分享?
杨阳: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如何充分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考古学?创新是我们手中的利器。我们在现场使用虚拟增强现实技术,推出XR虚拟大棚录制的短片,集合云渲染、虚拟引擎技术、美术方面的前沿力量,才最终创造性地打造出了云端数字交互空间。无论是考古人,还是我们新闻人,无论是他们用考古工具,还是我们用手中的笔和肩上的摄像机,其实都是在创造新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赓续中华文脉。
(本报记者 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