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和功能,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培育、校园活动,传递德育思想、弘扬德育精神,打造特色化德育教学模式,全力提升德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融传统文化于学院建设
学院主动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努力打造传统文化办学特色和金字招牌。在党的建设方面,学院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多次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支部书记前往关中书院开展“学习思想强党性 实践传承建新功”主题党日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以“关学”的正蒙文化深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将基层党组织建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实战斗堡垒的主要方向。在办学模式建设方面,学院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礼(关学)、乐(古琴)为基点,建起以培养人文修养与音乐修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组建一支由近300名优秀教职员工组成的正蒙导师团队,以老子学院、正蒙书院为统领,发掘“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时代育人价值,使礼乐之教渗透于大师讲座、诗文歌赋琴棋书画及公益等活动,贯通全校各书院,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行合一、乐为有用的雅乐之人。学院校团委组织申报的《弘扬传统文化鲜活美育教育 培养时代新人——西安外事学院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探索与创新》荣获2021年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西安外事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融传统文化于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平等文化观念、优秀文化素养的优秀外事人才。学院开展“博雅人才培养计划”,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全体新生择优选拔博雅人才。学院在计划中设置优秀文化博雅班,主要针对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与技艺的博雅人才,组织国学、书法、国画、舞蹈、古琴、茶艺、围棋、插花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鉴赏和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传习琴、棋、书、画、茶、花、香等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外事学子丰富的精神世界、美善的人格品质和高雅的生命境界。学院还成立老子学院,主要负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推广培训工作,下设国学系、国乐系、国画系、书法系、茶艺系、围棋系、武术系与健康养生中心八个分部,并开设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搭建广阔优质的平台。
融传统文化于教师培育
学院利用传统文化将德育元素延伸到教师培育工作中,致力于打造一支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专业素养齐备的教师队伍,负责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为了加深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学院围绕“关学与人文修养”“古琴与音乐修养”,开展了以“礼”“乐”为根的通识教育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文化经典与文化传承、思维与写作、社会研究与当代人文修养、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哲学智慧与世界视野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开阔教师文化视野、提高教师文化修养起到积极作用。在西安外事学院的倾心培育下,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逐渐成为推动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引导学生培育道德素养的中坚力量,为学校赢得荣誉。在2023年教育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西安外事学院广电艺术系教师李坤、李其姝的作品《满江红》和表演系教师陈阳的作品《永远的九岁》荣获陕西省赛教师组一等奖。
融传统文化于校园活动
学院立足于学生群体特点,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创新开展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活动,致力于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使学生在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国家归属感。国际文化节是西安外事学院开展的重点文化类校园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世界多元文化并营造中外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2023年,学院成功举办第六届国际文化节,以丰富的活动内容、浓厚的文化气息吸引了大量学生踊跃参与。国际文化节已成为学生了解中外文化文明的重要窗口,在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此外,西安外事学院作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琴传承基地,致力于利用古琴艺术传播传统文化,实现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与同向同行。2022年,学院举办“琴和七方 千古长安”古琴音乐会,古琴表演者在音乐会中展现了古琴艺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和鸣,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让观众在中国古乐文化的熏陶中感悟文化魅力、凝聚民族精神。
西安外事学院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实现全方位育人,真正践行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实践路径。西安外事学院将利用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性,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优秀外事人才。
(作者:陈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