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9日 星期四

    万里长河 润泽华夏

    ——《黄河画传》读后

    作者:陈橹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9日 15版)

        《黄河画传》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主编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承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黄河万里图》(局部) 清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选自《黄河画传》

      【读书者说】

      黄河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图谱和精神密码,黄河流域灿若星辰的文化遗址,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承编的《黄河画传》,通过对黄河流域先民遗留的物质与非物质思想传统、风俗进行展示和传承,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无与伦比的创造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以及社会治理的先进思想。对于清晰地描绘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脉络图谱,延续历史文献,坚定文化自信无疑大有裨益。

      读《黄河画传》,我耳旁仿佛响起了气势磅礴、雄浑壮阔的《黄河大合唱》的高亢歌声,也好像看见了古诗中描绘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伟大河流。回顾历史,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黄河文化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与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意识与行为之中。犹如一个人在少年青春时代形成的观念习惯,会影响其人生的全过程一样,黄河文化留给我们民族的农耕家族意识、大一统国家观念、取士选拔制度,乃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已经刻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随时随地都在中国人的言行中体现出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黄河和黄河文化的影响俯拾皆是。一个初识文墨的中国人,也会脱口而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化是一个民族不灭的灵魂,也是民族前行的精神动力。与个人一样,一个民族在经历了一些岁月以后,总会不时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从中获取某种启示或激励,以确认对自己脚下道路的坚守与自信。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中,古老的黄河流域和黄河文化已经呈现了复兴的迹象。此时此刻,作为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中的一部,全面介绍宣传黄河和黄河文化的《黄河画传》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读《黄河画传》,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厚重。厚重不仅指的是该书的物理含义,更是指书的具体内容,《黄河画传》包含了黄河文化的方方面面,举凡政治、经济、多元文化与文化交流,风俗、物产、艺术、文学、哲学与社会思想、科技成就,水利、漕运、码头渡口、城市沟渠、水患及其治理,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治理业绩,均有明确的展示。从纵向来看,《黄河画传》清晰梳理了从黄河产生演变的地理地质因素,到黄河文化的发生与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和新时代黄河文化复兴的整个过程,内容涵盖了人文考古发掘材料、民间传说故事,以及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从横向来看,《黄河画传》对黄河上、中、下游和黄河流域各地区的地质、水文、气候、社会、古文化遗址,以及重要文化古都的历史变迁均有说明,阐述的内容充实丰满。文化是由核心价值和其外化或物化载体,如制度规则和科技器物所构成,如同人是由外貌骨肉和心灵构成的一个整体一样。因此要清晰地展现文化的整体,除揭示体现价值的制度规则和科技器物外,更要探讨内在的精神价值。但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要有深湛的学术功力,而这恰恰是一般作者力所不逮的。该书除了介绍人们熟知的文物考古及历代王朝政治变迁外,对于黄河流域的文化宝藏特别是精神文化进行了梳理分析,尤其是对影响中华民族精神至深的思想艺术,如德治与礼治、百家争鸣、古文革新、诗词歌赋、审美艺术,都有精当的阐述。在阅读关于黄河诗词歌赋及其艺术特征的内容时,我犹如徜徉在中国唯美的文字艺术长廊中,久久不忍释卷。可以说,一册《黄河画传》在手,便可知悉黄河和黄河流域文化的古今全貌,同时,还会享受审美过程的愉悦。

      该书对于黄河流域古文化遗址和史前文化的述评,对先秦黄河文化的产生演化的梳理,对政治大一统观念的发生与实现过程的论述,对传统“德治”和“礼治”思想的分析、对民族基因、民族精神的提炼总结,逻辑清晰说理深入,论述分析及观点结论令人信服。甚至为了论述大禹治水与夏文化,书中还引证了著名国际学术杂志《科学》近期发表的科研论文。仅以上述略举内容可知,该书是融学术研究于大众文化之中的一次可贵尝试。可以说,没有一批学术功力深湛的编著者,就不可能有这样一部高水准《画传》的问世。该书承载的大量学术信息,不仅能够使读者重温已知的关于黄河与黄河文化的一般知识,更会影响社会未来发展的许多认知。

      该书特别注意吸收相关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信息。阅读《黄河画传》可以发现,书中内容有2019年发掘古文化遗址的照片,有对2020年文化遗址考古的详述,有2022年复原古人类头盖骨的消息,还有2023年黄河国家文化形象标志等话题的信息,体现了编著者高度的专业精神,令人赞赏。

      通过对《黄河画传》的阅读,读者能够重温和强化对于民族文化的记忆,巩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黄河画传》在对黄河文化精神的提炼阐释表述方面,是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黄河带着文明的记忆、博大的胸怀从远古走来,向着造福于人民的新时代奔去。《黄河画传》的出版,毫无疑问,也会为黄河的保护和及其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陈橹,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