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7日 星期二

    小小海花草既护生态 又富口袋

    讲述人:国家林草局派驻贵州独山县紫林山村第一书记 王少锐

    作者:本报记者 陈冠合 本报通讯员 柏玉迪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7日 05版)

      【一线讲述】 

      深秋时节,我登上紫林山麓,俯瞰5000余亩海花草基地,独山县紫林山村村民正忙着今年的采收、翻晒工作。村民种的海花草,又名水苔,是一种天然的苔藓,主要生长于潮湿带锈的沼泽地,是某些吸水性较强产品的原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别看海花草不起眼,生态价值却不小。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造碳植物,海花草能够吸收自身重量20倍左右的水分,具有很强的蓄水性,还具有水体净化、重金属和盐碱低效田改良等多重生态功能。在酸水田种上海花草后,能起到降低酸度、修复生态的作用。我们村大部分区域位于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及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气候环境非常适宜种植海花草。20多年前,村民发现野生海花草的价值后,便开始尝试引种和试种海花草。经过多年尝试,人工栽培获得成功。

      小小海花草,能护生态,也能富口袋。为尽快实现海花草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使之成为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2015年,经与县林业局研究沟通,我们利用中央财政湿地保护奖励资金,在全县率先实行湿地补偿机制,村民种植“水苔”每亩可获得奖励资金500元。我们还联系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借助国家级专家团队力量,对海花草的草苗培育、精深加工、产销对接和市场拓展等环节进行专题实验研究,让海花草产业走上了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2019年,海花草种植发展逐步成型,海花草的提质增效和产品应用又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向。以海花草产业为突破口,我们争取到国家林草局“海花草产业化扶贫”“水苔种质资源优选与示范应用”两个项目,通过实施提质增效系统工程,以项目建设带动引领海花草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海花草销售额239.39万元,农产品销售59.66万元,实现产业分红2.7万元,落实招商引资240万元,海花草产业发展释放出的“绿色红利”不断凸显。

      面朝大山,草长花开。未来,我们将守好“绿水青山”、建好“金山银山”,推动海花草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成为紫林山村极具活力的富民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陈冠合、本报通讯员柏玉迪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