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6日 星期一

    重庆: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06日 09版)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赋予成渝地区的战略使命和战略任务。今年7月,重庆市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重点提出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1458”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为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指明了新的方向。

      近年来,重庆聚力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提速提档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

      202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9年的58%提高到60.3%,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7位。

    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

      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超瞬态实验装置,是重庆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正在全速推进、加快建设;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的“中国复眼”一期成功“开眼”,拍摄出国内首张地基雷达三维月面图;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建成投用,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高地……

      高能级科创平台是科创中心建设的基础支撑,是形成有辨识度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如今,作为重庆的科创核心承载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增至330个,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建设开放式国际化研发机构50家,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加快集聚各类研发平台111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拔节生长,科创核心承载区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重庆各区县聚焦科技创新主题,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特色科创平台。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并落户荣昌区,为荣昌区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提供了强力支撑;渝北区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正在全力升级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创平台突出特色、做强优势、提质发展,有效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重庆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10个,实现新突破。布局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8家,现有市级以上科创平台超过100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超过100个。武隆、梁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3个。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来,重庆加强重点基础研究,发挥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作用,加快战略性、引领性、应用性基础研究。2023年,重庆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91项,直接经费超过4亿元,立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11项,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如西南大学利用家蚕丝腺合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重庆大学开创界面调控新方法提升反式电池效率达24.6%。

      与此同时,为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重庆市科技局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组织实施汽车核心软件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32项,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投资超30亿元。以项目为牵引,相关单位突破微核高频脉冲加热等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应用于C919的最大截面7050铝合金超宽超厚预拉伸板等新产品。

      今年1—8月,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研发费用达352.38亿元、同比增长27.3%。2022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为2.36%、提高0.2个百分点,位居西部首位,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庆有效激发汇聚起全社会创新力量和资源。

    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着力壮大高质量创新主体,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对引领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重庆启动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超过6.7万家;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27万家、8.6万家。

      目前,通过“孵、育、引、提”科技企业,重庆新增科技型企业11642家,同时,已向科技部报备高新技术企业1824家。山外山、西山科技、智翔金泰在科创板上市,天箭惯性上市申请已被受理。

      重庆加快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市场化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积极支持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科技企业高质量孵化载体,启动建设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金凤科创园等重要的成果转移转化和大学城创新创业平台,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此孵化培育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企业。预计今年全市科技型企业突破5.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700亿元。

    集聚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重庆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资源总量超过600万人。

      为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重庆依托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引育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重庆市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举措》,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为培育青年科技人才,重庆在全市范围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从“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5个方面着手,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更加宽松的科研氛围、积极有力的成长空间。

      构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重庆将进一步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同时,持续开展为青年科技人才减负的专项行动,完善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

    营造协同高效、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

      重庆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近年来抢抓国际科技合作发展重大机遇,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正在加快形成开放的科技创新合作局面。

      截至目前,重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已与6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创新主体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科技交流合作;承办科技部发展中国家培训班10余期,招收来自40余个国家的学员300余名;实施国家及省(市)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80余项,布局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9个、其余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近40余家;先后引进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乌克兰基辅理工大学及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等来渝联合共建研发机构。

      今年2月,科技部复函支持《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获批建设,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新的更大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全面提速、整体成势。

      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川渝两省市政府共同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支持单位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于11月6日至7日在重庆举办。以此为契机,重庆将继续深化科技交流合作,更高水平营造协同高效、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