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行动看中国】
走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蘑菇状山峦间,是大片广阔而平坦的沼泽草甸,景色怡人。从栈道上的望远镜看向远处,五百米之外的草丛中,两只黑颈鹤惬意站立,令人赏心悦目。
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黑颈鹤繁殖和生存最集中的地方之一,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今天负责巡护的人员注意啦!大家拿好望远镜和巡护日志,准备出发。”早晨是观测水鸟的最佳时机,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江永坚赞一大早就安排好巡护队员当天的工作。
“前些日子刚刚发现的几只黑颈鹤和斑头雁健康状态良好;一个月前救治的牛背鹭和猎隼,翅膀都长好了,再观察个几天,就能放回野外了……”在站上值班的才仁旦周仔细汇报着头天巡护的结果。
“我们的工作不只是走走看看,更需要调查记录,想要得到精确的数据就不能放过每一个监测点。可是,有时候外部环境却是一大难题。前几个月,我去保护区西边的监测点,那里是一片沼泽区,5个湖泊随着河流的上涨连成了一片,无处下脚,想要通过,只能涉水前行。我们这儿是高海拔地区,天气说变就变,等回来才发现,小腿已经冻伤了。”才仁旦周告诉记者,“回来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只翅膀受伤的牛背鹭,就将它带回来救治,如果发现晚了,小家伙有可能就没命了。尽管巡护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能保护、救治这些小动物,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巡护监测工作虽然很忙碌,但生态管护员们却不敢放松学习。江永坚赞说:“为了保护好环境,我们管护站经常安排巡护员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其他保护区先进的管理经验、鸟类救助救护知识等。”
早上的巡护工作很快就结束了,记者跟着江永坚赞来到管理站大厅,清晰醒目的展板、漂亮逼真的标本一一呈现在眼前。
“保护生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宣传语引人注目。中心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生活在隆宝滩的可爱精灵,姿态优美的黑颈鹤、形影不离的斑头雁夫妇、活泼可爱的赤麻鸭……
长期以来,青海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018年以来,保护区持续开展水鸟、植物、气象、水质水文、土壤、疫病等监测工作,并制定《隆宝滩湿地生态监测方案》。如今,通过禁牧封育、环境监测巡护等工作,隆宝滩已是一番动人模样。草木茂盛,湖水清澈,斑头雁、赤麻鸭等鸟类随处可见。”江永坚赞说。
监测数据显示,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有植物243种,隶属44科141属;野生动物23目53科157种。其中,鸟类17目39科140种,哺乳动物4目8科11种,两栖动物1目3科3种,鱼类1目3科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
“我的家乡就在这里,我热爱这片土地,也热爱生活在这里的生灵。”叶西久美也是保护区的一名巡护员,每年黑颈鹤飞来的日子,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我们要开展鸟类调查、鸟类环志、产卵夜间巡护、鸟类救助救护、观鸟游客登记等工作,虽然忙碌,但内心很充实,很快乐。现在,因为环境保护得好,黑颈鹤的数量越来越多。作为巡护员,这是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草木丰茂、动物成群的隆宝滩只是青海高原的一个缩影。如今,广袤的青海大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和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正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本报通讯员 王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