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㊼】云南:让生态与旅游共进共赢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徐鑫雨 本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30日 01版)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㊼】

      “你知道吗,带人观鸟也能赚钱!”刚到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石梯村,“鸟导”徐小龙就拉着记者去参观特色“鸟塘”,“这个‘鸟塘’是我的拍鸟宝地,每年2月到4月是观鸟旺季,赚个两三万块不成问题!”

      忽然,徐小龙压低声音:“来了!你看,犀鸟!”一只黄黑白相间的双角犀鸟闯入我们的视线。只见它立在枝头四下张望一番,然后将刚刚捕捉的“美食”喂给巢中的雌鸟和幼鸟。

      生态观鸟,让石梯村远近闻名。这个藏在群峰中的昔日穷山村,也由此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富村寨。

      在云南,石梯村并非个例。

      犀鸟、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犀鸟谷、三江并流、冰川雪山、热带雨林……云南生态资源之丰饶,世所罕见。如何用好“绿水青山”?云南的答案是:走群众生活与生态保护共进共赢之路。

      要“共赢”,就不能就生态保护谈保护,而要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

      在迪庆州维西县塔城乡塔城村,第二支部书记余小华和记者算起了增收账:“我们村在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范围内。全村46户中,有20多户都在生态保护岗位,每户月收入2000多元,加上景区分红等,年收入能有四五万元。”

      从2020年起,当地景区收益的8%都给了坐落在景区内的3个村,去年塔城村每户分到1500元。“我们真切地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余小华说。

      “云南90%以上的乡村旅游,都是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发展起来的。”云南省文旅厅资源开发处处长张云鹏也拿出一组数据:2022年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9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9亿元。

      旅游发展了,又遇到了新问题:景点“人山人海”,如何避免生态破坏?

      要共赢,就要强化景区管理,激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

      在玉龙雪山,主管部门通过精密测算后发现,景区每天最多可容纳5万名游客。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当地作出决策——每天限流3万人,上山索道限流1万人。植被修复也同步开展,几年来,景区内新种植林木近2.5万株,恢复了40万平方米裸露面积的植被。

      在地处横断山脉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今年以来,已有超过75万名游客到此打卡。如此多游客蜂拥而至,如何保护泸沽湖的水质?

      在泸沽湖东岸的宁蒗县永宁镇大落水村,记者看到,村子临湖路边建起了专门的水沟。“这是用来收集污水的,这样污水就不会流到湖里了。”村里一家客栈老板的儿子杨扎西次儿告诉记者,“泸沽湖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大家都要保护好她!这几年游客多了,我们会主动监督游客,不能在湖里游泳、踩水,更不能在湖边洗车。”

      如何增加自然生态的含金量?云南的做法是,既要“赏风景”,也要“品文化”。

      今年,是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十年。“要保护好19万亩哈尼梯田,也要保护好哈尼梯田稻作文化”已成为当地共识。由此,哈尼梯田文化馆拔地而起,民族文化传承文艺队建了起来……在梯田环绕的阿者科村,自2019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游客络绎不绝,已接待6.58万余人。绵延的梯田成为游客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走进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在100多万株茶树间,干栏式建筑错落有致,茶舍随处可见……傣族、布朗族人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游客和村民一道品茶论茶,谈笑风生。从北京来的张先生感叹:“这里用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

      天赋美景彩云南,四方游客争来赏。今年上半年,云南接待国内外游客5.3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说起“共赢”的好日子,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甲子村委会黑水村一组村民沙成龙很满足:“现在水更清了,山更美了,我们的口袋也更鼓了!”

      (本报记者 张勇 徐鑫雨 本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