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

    创新书院制育人模式 培养“哲学+”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石碧球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20日 07版)

      为充分发挥哲学学科在卓越教师培养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的支撑性作用,陕西师范大学依托近80年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学科优势,于2018年6月率先成立以学科为归属的书院——哲学书院。哲学书院将哲学教育融入学校文科、理工科的非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学科制书院推动“哲学+”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格局和工作机制。

    创新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

    打造人才培养试验区

      哲学在各学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以哲学为牵引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涉及哲学与人文学科及理工科的交叉融合,是一项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工程。

      着眼于探索一条拔尖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陕西师范大学创新性开展学科制书院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创建了以哲学学科为统领的哲学书院。书院每年面向全校选拔100余名非哲学专业的文理工科优秀学生,进行为期2-3年哲学学习和教育,通过打造系统模块的哲学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和富有哲学特色的书院实践和文化,着力推动哲学与文科、理工科等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书院打破学科壁垒,培养人文社科及理工科学生的哲学思维,推动在各学科领域运用哲学思维进行实践创新,构筑陕西师范大学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

    优化跨学科课程设计

    打造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群

      为了让非哲学专业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通识教育,哲学书院为学生量身打造了“哲学基础与前沿、哲学经典导读、科学与批判性思维、伦理与文化生活、艺术与宗教”五大模块40余门通识核心课程。课程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健全心性修养、养成优良品德和卓越思维,推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哲学书院积极推动学科交叉,汇聚校内外优质师资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开展跨学科课程设计和合作教学,先后开设《哲学智慧与时代问题》等近10门“哲学+”跨学科跨专业合作课程,引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探索思想与现实的交点,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汇通,推动了跨学科的人才培养。

    实施哲学荣誉辅修项目

    探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哲学书院实施哲学荣誉辅修项目,学生在哲学书院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且成绩优异,可获得由书院颁发的哲学荣誉辅修证书和结业证书。

      哲学书院采用“小班教学+小组研讨”的教学形式,每班不超过30人,每个讨论小组不超过10人。每次小组研讨课以启发、阅读、论证和交流为主要形式,以高强度的课程研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书院落实全程全员导师制和助教制,创设“闻道·茶叙”品牌活动,打造导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对话、深入互动交流的平台,从入院、选课、课堂、实践等方面为学生构筑有温度、有情怀的师资团队,发挥哲学滋润身心的效用。

      哲学书院还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开拓跨学科研究视野,以哲学思想为主体,创办“思想星空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举办哲学与通识教育主题工作坊,促进跨学校、跨领域的教育经验交流,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和教育视野;开展主题电影沙龙,提供哲学对话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书院全方位、多维度地将哲学教育贯穿于育人全过程。

    不断拓展育人平台

    发挥实践育人重要作用

      哲学书院遵循知行合一的理念,着力涵育优良心性、塑造健全人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书院创立“典学读书社”,每学期举行各类读书会近百期;成立“南山耕读”劳动实践基地,定期开展“耕读研习”活动;创设“走读长安”等系列实践活动品牌,定期组织学生赴关中及周边地区开展游学会讲;组织学生赴牛津、剑桥等知名高校开展“哲学+”海外研修活动。书院按照学生参与、规律验证、共享共用的原则,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体现哲学专业特点,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哲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多种实践教学空间。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勇担文化传承使命

      为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价值,哲学书院始终将推动关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职责,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学术活动,搭建起“课堂、社团、基地、实践”协同平台,营造既有历史沉淀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书院会聚名师联合打造《关中文化十八讲》精品课程,制作“千年传承与时代回响:张载与关学”系列电视节目,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共建“关中文化传承基地”;成立“关中文化研习社”学生社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历史舞台剧《大儒张载》在校内外公演;创设“关中文化之旅”“在长安阅读中华文明”系列品牌活动,并持续开展“周文化的溯源、传承与开新”“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探源”等文化实践项目。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习者+研究者+保护者+传承者”的作用,挖掘关中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跨界融合、对接大众、服务社会,体现书院“突出精神洗礼、突出思想传承”的文化育人理念,赓续文脉,与时偕行,培育具有“中国书院气质”的现代跨学科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石碧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