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文明标志之一的汉字,是世界文字体系中唯一一个自诞生后便一直使用到今天而从未中断的文字。为何只有汉字流传至今?这与汉字伊始便以三种方式来记录汉语有很大关系。记义的字如同图画,生动形象,视形知意,故称为表意文字;记音的字在汉字中是借一个现成字来使用,如同说话,借音传意,实际是表音文字,一般称为假借字;记音义(即形声)的字同时记录语言中的音与义,如同视频,有声有色。
甲骨文是现在能够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其中形声字占了将近一半,已经是一种高度成熟的科学文字符号了。甲骨文如何记录当时的言语?它又如何熔铸当时的物质与思想?分析其构形来了解就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甲骨文中的植物字及其相关字的造字方法为例,领略甲骨文的构形思维,品味汉字文化的源泉。
草本植物及其相关字
甲骨文“屮”作“图1”,像小草、小树苗初生之形。《说文解字》:“屮,艸(草)木初生也。”许慎的解说非常准确,不说“屮”是草的象形,而是解说为“艸(草)木”初生,因为小树苗初生时与草是相同的。“生”字的甲骨文作“图2”,像屮(草木)从地面生出,后形缀加点,以表示植物生长、长高之意,后衍为一横即为今天的“生”字。
甲骨文草本植物字多从屮,可用一屮、二屮(艸)、三屮(卉)、四屮(茻)的不同来表示特定含义。例如:
一屮:“图3”(苢),同“苡”。芣苢,今车前草。“图4”(芑),同“图5”。一义为《诗·大雅》“维糜维‘图5’”的“‘图5’”,今白粱粟;二义为《诗·小雅》“薄言采‘图5’”的“‘图5’”,是一种苦菜。无论是车前草、苦菜,还是白粱粟,其特点都是单株植物,故从一屮以示意。
二屮:“图6”(萑),艸多貌。“图7”(苞),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萑为草多,而席草丛生,皆从二屮以示意。
三屮:“图8”(芟),从卉、殳声,也像双手持器除草。《说文》:“卉,艸之总名也。”除草显然包括各种各样的草,故从三屮之“卉”以表众草之意。
四屮:“图9”(“图10”),称“贯中”或“贯众”,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圆锐,茎毛黑,贴地丛生,冬不死。“‘图10’”字从四屮,以表贴地丛生的特征。
以上字例是通过形符“屮”的数量不同来精确表意。还可以改变形符“屮”“艸”的位置来表意。例如:
“图11”(薻),即“藻”字。水藻长在水中,“薻”字所从之“艸”便置于声符“巢”中间,以表水中之意。“图12”(“图13”),荏苏,又称葶苈,为原野杂草,其叶贴地而生,“艸”在下部以表贴地之意。“图14”[~符号~](莘),古称小辛、少辛,今称细辛,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或横走,叶通常二枚,对生,呈圆形。故“莘”字从屮在下与声符“‘图15’(辛)”下部两斜笔形成对生叶之形,字或作“图16”,缀加一横,以表其根茎“横走”之意。
还可以通过改变“屮”的形态来表意。例如:
“图17”(艿),旧草未除,新草又生称“艿”,引申指乱草、杂草,故字从四屮表乱草之意。“图18”(蒿),蒿为常见野草,故从四屮(“屮”变作十字形)以示其多,蒿草之多可以不用描写其具体形状了。
木本植物及其相关字
甲骨文“木”作“图19”,像树有根、枝之形,根与枝皆以三画为之,是古人“以三表多”思想在文字构形中的表现。“木”以三画示根、枝,若分别减少这些笔画,就可以构成不同的与树木相关的字。例如:
“图20”(“图21”),像木无头,即减去甲骨文“木”字的最上一竖,表示伐木后留下的树根部分,古人称为“伐木余”。“图21”字今作“櫱”,指的是伐木后的树根重新长出的由櫱。伐余的树木根株与木橔相似,故“‘图21’”字又读dūn,即今“橔”字初文。甲骨文“乘”字作“图22”,以一正面之人(大)站在木橔(“图21”)之上,表示登升之意。“图23”(材),像木无根,即减去“图19”字的最下一竖,表示可用之材之意。甲骨文“制”或作“图24”,从斤向着“图23”(材),表示用斤(斧)斫木材会制作之意。“图25”(梃),像两根棍棒,即减去甲骨文“木”字的根枝,表示木棍之意。本来“丨”也可以表示“梃”,因甲骨文“丨”已用作“十”字,为作区别,故以像两根棍棒的“‘图25’”来表示“梃”。
甲骨文木本植物多从木,与“屮”类似,也有从一木、二木、三木之别。例如:
柏树有乔木和灌木两类,甲骨文“柏”字作“图26”、“图27”,从一木者表乔木,从二木者表灌木。“图28”(楚),楚即荆,是丛木,故从二木。“图29”(栅),从三木以一横相连,表示编木以成栅栏。
甲骨文表示不同的树木及其相关之字,或将声符、形符置于“木”的枝头以表形达意。例如:
“图30”(杶),即“椿”字,声符作四“图31”(屯),兼表树叶形,上部一竖加指事符号表示可食用的香椿叶芽。“图32”(櫅),白枣树,声符作三“图33”(齊),兼表枣子之形。“图34”,今“栗”字,板栗树,声符作三“图35”(卣),兼表栗子之形。“图36”(柚),橘柚,声符“‘图37’(由)”稍变形倒置与枝头相连,兼表柚子之形。“图38”(枂),义为去树皮,形符三“图39”(肉)挂于枝头,会去皮露肉(树干)之意。
或将“木”上部的树枝直接以声符或形符替代,以表形达意。例如:
“图40”(柞),柞木,声符“‘图41’(乍)”稍变形兼表树枝之形。“图42”(“图43”),即“榛”字,声符“‘图44’(辛)”兼表树枝与榛子之形。“图45”(“图46”),“困”字异体,本义为门槛,即门框下端的横木条。“‘图47’”字构形,形符“‘图48’(止)”替代树枝后仅剩半“木”,以止(趾)在半木而表示脚踏的门槛之意。“图49”(者),“楮”之初文,形符“‘图50’(毛)”替代树枝,以表示茎叶长有硬毛的楮树之形。
也可以通过改变“木”的形态来表意。如“朷”有枝落、木心二义,甲骨文作“图51”、“图52”,为表示枝落义,二形皆将“‘图53’(木)”中的树干拉长,有表示枝落则干长之意;为表示木心义,后一形“木”则换成了“‘图54’(朱)”,《说文》释“朱”为“赤心木”,故“朷”字从朱显然是为了表示木心之意。
以上仅是甲骨文中部分植物及其相关字的构形字例,但我们可以从中品味甲骨文字构形的精巧与神奇,领略古人造字时的思维与智慧。植物种类繁多,不可能全以表意的方式来造字,所以,甲骨文时代的植物字也已经多是形声字了。但即使是形声字,古人也有办法让声符在表音的同时也能表形,还能通过形符、声符的数量、位置等的安排来表形达意。古老的甲骨文还有很多奥秘等待着人们去揭示,需要一代代学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陈年福,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