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
编者按
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纪检监察学列为法学门类一级学科,并自今年起开始实施,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本刊特邀4位专家学者,围绕纪检监察一级学科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学科建设总体思路与培养目标等话题进行探讨。
嘉宾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马怀德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 过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 吴付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莫纪宏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冀文亚 王琎
1.纪检监察学科肩负时代使命
主持人:2022年10月,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可见,纪检监察学科有着鲜明现实需求和重要时代使命。请谈谈设置纪检监察学科的背景和意义。
马怀德: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党和国家急需大量纪检监察理论研究人才和实务人才。但高校、科研机构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理论研究重点、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无法满足这种需要。设置纪检监察学科,开展专业化教育,是加快培养纪检监察人才、繁荣纪检监察学术研究的迫切需要。
纪检监察学科是一门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是对我们党自我革命、自我监督丰富实践进行规律总结和理论升华的重要学科。设置这一学科,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等重要论述的现实需要,有助于推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对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制度反腐、法治反腐意义重大。
过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提出自我革命的重要命题。建设纪检监察学科,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通过设置这一学科,系统研究纪检监察基本原理,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成果和经验,揭示党的自我革命的一般规律,既是纪检监察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举措。
与此同时,推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也是增强中国反腐败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腐败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治理难题,国际反腐败合作至关重要。通过建设纪检监察学科,向全球讲好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成就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道理,用学术语言讲好中国反腐败故事,能够加深各国对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的理解与支持,提高中国反腐败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吴付来:纪检监察学科肩负时代使命。一方面,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需要以坚实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为支撑。建设纪检监察学科,有助于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
另一方面,为锻造堪当新时代新征程重任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提供平台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纪检监察铁军队伍的锻造,离不开学科建设基础上的人才培养。建设纪检监察学科,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政建言、文化传承、国际传播的互相支撑和有机联动,可以为纪检监察事业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人才。
2.纪检监察学科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主持人:学科是知识的划分,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基本载体。通过上面的讨论不难发现,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背景下,设置纪检监察学科是大势所趋。过去,有关纪检监察的理论研究散见于其他学科领域,不少高校在二级学科下开展纪检监察人才培养。而今,纪检监察学升格为一级学科,不少高校自今年起依托该一级学科成立了纪检监察学院。请从学科定位、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律等角度,谈谈对设置纪检监察一级学科的认识。
马怀德:纪检监察学科相关知识,过去分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之中。伴随我国纪检监察实践的深入开展、纪检监察理论的不断创新,纪检监察学科在研究对象、理论体系等方面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独立性,推动了知识体系的分化与整合,具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
一方面,纪检监察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纪检监察理论、制度及实践。此前,我国尚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将纪检监察作为自己的独立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公安学、公共管理学等一级学科仅涉及党的纪律检查或国家监察的一部分。但纪检监察学不仅需要研究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更需要研究二者之间的贯通机制。上述一级学科均无法完全涵盖纪检监察学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难以真正以整体的、融合的视角研究“纪检”与“监察”之间的贯通机制。
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学科的理论体系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立体理论系统。纪检监察理论是纪检监察学科体系的核心,是纪检监察学科学术研究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产生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提炼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如何系统总结这些理论成果,形成科学化、体系化、学理化的纪检监察理论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设置纪检监察一级学科,将相关原理、原则、概念、范畴系统化、体系化,有助于形成更为成熟的纪检监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吴付来: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相比,纪检监察学科毫无疑问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其应当成为一门一级学科的基本前提。这种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其一,从知识来源方面看。纪检监察学科的知识具有实践来源的独立性,它来自完整、丰富的中国纪检监察实践,而不是简单的概念范畴逻辑推演,也不是对历史实践经验、域外实践经验的简单概括复制,而是将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纪检监察制度作为自己的独立研究对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纪检监察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提升。
其二,从知识形态方面看。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纪检监察学科的知识在形态上兼具原理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是三种知识形态的有机贯通和浑然一体。这种知识形态,使其既不同于纯粹抽象思辨的学科,比如哲学;也不同于以制度性知识阐释为主体的学科,比如法学;亦不同于主要对社会经验进行观察和理解的学科,比如社会学。
其三,从知识运用和检验机制方面看。纪检监察学科的知识运用和有效性检验要符合中国纪检监察的实践,放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完善发展中加以考察。因此,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纪检监察学科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制度框架、实践环节中进行知识生产、运用和检验的学科,有独立的服务目标和检验标准。其中很多概念范畴、制度规范、实践技术,都有自身独立、特殊的内涵,只有放在实践中形成的监督体系和活动中才能得到理解、解释与发展。
3.把握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思路和培养目标
主持人:设置纪检监察一级学科,称得上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创新尝试。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政治属性和实践特色的学科建强建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建设思路?
马怀德:关于纪检监察学科的建设思路,需要立足我国纪检监察实践发展状况,从学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队伍建设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首先,应构建特色鲜明、符合实际、结构合理的纪检监察学科体系,这是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由于纪检监察学科极具中国特色,并且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研究领域广泛,因此,只有先明晰学科体系的“四梁八柱”,才能推动纪检监察学科有序发展。
其次,应建立高质量、多元化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这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实践中,应注重人才在价值、能力、知识三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构建分阶段培养与贯通制培养相结合、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多元人才培养体系,为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输送高素质纪检监察专业人才。
最后,应激励更多学者参与纪检监察研究,贡献更多智力成果,提升纪检监察学科的学术地位。一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交流平台,激励科研人员产出高质量成果,同时依托交流平台加强与域外反腐败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建设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纪检监察专业智库,以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针对纪检监察实务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实务部门的交流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重大课题攻关,为中央决策、立法等提供智力支持。
过勇:高质量建设纪检监察学科,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纪检监察相关理论和实践学理化、规范化、体系化。立足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定位,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系统构建纪检监察人才培养体系。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高素质人才储备资源,是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建设纪检监察学科过程中,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纪检监察学科的建设特点和发展规律,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合纪检监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切实推动纪检监察学术研究创新发展。开展纪检监察理论研究,为纪检监察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是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纪检监察学科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目标,紧扣纪检监察领域基本问题,推动纪检监察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研究,形成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才能为学科发展和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与纪检监察实务工作具有密切联系,学科发展也是提升纪检监察实务工作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支撑。在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中,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为相关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服务。
莫纪宏:纪检监察学科是一门颇具实践特色的学科,推进学科建设,有一个方面要高度重视,即应注重学科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以解决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切忌从概念到概念、为理论而理论。要侧重纪检和监察业务中的实际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基本线索,构建解决具体纪检监察案件的法理思路。
纪检监察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政治属性的学科,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宪法法律至上等基本原则,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制度要求,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价值要求有机融入其中,突出党的纪律和党内法规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纪检监察学科还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学科建设要注重与法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学科联系和学术关联,特别是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等职务犯罪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对纪检业务、监察业务的基本理论作出科学概括和总结。
主持人:如前所言,开展专业化教育,为纪检监察事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是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请谈谈纪检监察学科在专业化人才培养方面的路径和侧重点。
马怀德:以纪检监察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化人才,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纪检监察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专业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坚定的政治立场。鉴于纪检监察学科的政治属性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讲政治、有德行、守纪律、遵法治的纪检监察专业人才。
二是夯实基础,鼓励创新。纪检监察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在此基础上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在人才培养中,除了通过科学系统的课程教学夯实学生专业基础,还要通过课题研究指导、科研成果产出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三是打破壁垒,多元培养。纪检监察学科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特点。要打破培养单位和实务部门的壁垒,将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入培养单位,充分发挥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资源优势,促进理论研究人才与实务人才交流与合作,努力形成多元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善实践的高素质纪检监察人才。
过勇:纪检监察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和目标导向,培养的专业人才除了要精通纪检监察理论和实务,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基于此,纪检监察学科在专业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强化人才对纪检监察基本理论的学习,使其掌握纪检监察的相关概念、理论和规律等,也要深化对纪检监察实务工作的了解,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方法,能够真正有效地实现纪检监察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升政治素养。把讲政治作为最根本和第一位的要求,培养忠诚于党、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专业人才,能够自觉担负起推动纪检监察理论研究和实务发展的重要使命。
开拓国际视野。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应具有国际眼光,不仅关注中国自身反腐败的创新发展,也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腐败问题,在坚持中国特色基础上,提出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反腐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4.建构中国自主的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
主持人:学科是知识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可以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坚实学科支撑。设置纪检监察学科,是建构中国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请谈谈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以及建构路径。
马怀德:建构系统化、专门化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纪检监察学科,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一步。纪检监察学科系统总结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产生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提炼了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既传承了我国监察历史文化,也反映了新的时代需求,具备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条件。
吴付来: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破解自我监督这一世界级难题,破解国家治理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的体系性表达。
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制度规范来自本土实践。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波澜壮阔历史和实践,为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基本概念范畴与观点判断来看,大量的原创性、本土性知识都来自中国实践本身,如“政治机关”“纪检监察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等;从制度规范体系来看,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始终要围绕中国的具体制度设计来展开和说明,同时包含着对党内法规、国家法律等制度元素的解读和研究。
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源泉来自对中国自身问题的不断探索回答。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源源不断的知识创新,纪检监察学科知识的创新源泉既不是纯粹的概念推演和理论想象,也不可能是对域外答案的全盘接受,而只能来自中国纪检监察实践不断提出的新问题、新思考、新方案和新对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践中形成了大量的原创性战略安排和具体命题,如“一体推进三不腐”等,这些从中国实践中提炼的重大经验和判断都是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得以创新发展的前提。
莫纪宏:聚焦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构中国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纪检监察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主要研究执政党如何科学有效地行使执政权,对于行使国家公权力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委托行使公权力的公务人员进行全覆盖、无死角廉政监督,这种监督主要是干部人事监督的性质,与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制度功能不同,也与国外的“议会督察专员”等制度的功能有很大差别。由于在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和制度目标等方面与国外完全不同,因此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决不能一味模仿国外廉政和反腐败学科的知识结构。
总的来说,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具有“自洽性”,并不需要以国际标准为坐标系,但是在反腐败国际合作领域,需要尊重现有的国际法和国际秩序,要分析和研究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政治问题和各类风险,以提高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效率为目标,构建以合宪性为基础的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治保障机制,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的开放性、有效性。
过勇:立足我们党在纪检监察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认为,建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应当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纪检监察学知识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原创性。同时,还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元素,充分彰显其中国特色。
二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实践成果的转化与升华。纪检监察学科的设立,是纪检监察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作用,持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应充分分析总结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成果,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提炼出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纪检监察理论创新成果。
三是推动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体系国际化传播。通过建构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纪检监察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讲清楚反腐败的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理论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反腐败理论体系的框架和内容,从而引导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反腐败道路,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败方面的智慧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