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城市文明

    “丝路百城传”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本报记者 郭 林 本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11日 16版)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10月9日,“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城市文明:“丝路百城传”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7年,中国外文局启动实施“丝路百城传”国际出版工程,旨在促进丝路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双向传播。目前,该项目已出版中外城市传记60余种(含中外文版),进一步密切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文化交流。

      丝路城市如同一颗颗明珠,因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扬州传》中“家国行囊背影”“驼铃风帆远客”两章,分别从扬州人闯世界和外国人来扬州的角度,巧妙地介绍了扬州与世界的深入交往;《撒马尔罕传》呈现出这座城市历经的苦难与辉煌,对撒马尔罕与古代中国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关联描写贯穿始终;《塔拉兹传》系统梳理了哈萨克民族起源、塔拉兹市以及哈萨克汗国的发展历史,描绘出塔拉兹与古代中国经由丝路互学互鉴的生动故事。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蒋建国在研讨会上致辞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它跨越了不同国家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风俗习惯,是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丛书由中国外文局首创、出版界各方协同,围绕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丝路百城立传,为“一带一路”立言,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共同价值立意,为新时代立功,其功可追“两司马”。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研讨会上致辞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这一纵贯古今、统筹陆海、面向全球的世纪蓝图,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由中国外文局策划发起的“丝路百城传”,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也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创新实践。“丝路百城传”将坚持史学精神、文学笔法的创作风格,为各国读者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提供优质读本。

      “丛书既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呼应,也是对那条古老而又年轻的丝绸之路人文精神的梳理与发掘。以城市传来观照历史、当代、未来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阐述了中华文明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著名学者、艺术史论家刘传铭说。

      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今天的“一带一路”,都是各国共建共享的发展繁荣之路。景德镇因美瓷而兴,泉州因良港而兴,巴拿马城因运河而兴,他们在古丝绸之路上兴盛一时,从共建“一带一路”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更有许多城市兼而有之,把握古今丝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书写了城市发展的现代篇章。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认为,对“丝路百城传”而言,本次研讨会是阶段性的回顾总结,更是崭新的起点。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丝路精神特质、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进而推动中外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国际出版工程,使文化出版工作真正发挥了架设互联互通友谊之桥、深耕厚植人文相亲沃土的基础之功、绵长之力。

      研讨会上,“丝路百城传”出版成果揭幕仪式、荣誉支持城市授牌仪式和赠书仪式顺利举行。重庆、天津、深圳、烟台等城市获“丝路百城传”荣誉支持城市授牌。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等单位获赠书。

      (本报北京10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郭 林 本报见习记者 阮紫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