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光明论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作者:高耀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11日 02版)

      【光明论坛】 

      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广大教师凝聚教育价值共识、践行教育初心使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家的宝贵品格。学习他们的躬耕态度,要求广大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潜心耕耘、甘于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勤学笃行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教师群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应当秉持的职业精神。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应当在治学为人上为学生作出表率,成为勤学善思、笃行不怠的终身学习者。

      勤学是一种持续学习的心态和习惯,是对新知识的渴求和追求,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做一名好老师,需要始终秉持勤学的理念和态度,保持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新技术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才能在持续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教育教学专业素养。笃行是一种对价值观念的忠诚和践行,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这意味着对知识和观点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表态或理论的支持上,而是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和体现。它反映了一个人对责任、诚信和正直的承诺,以及对所从事领域的专注和奉献。广大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实干情怀,涵养求真精神,激励他们以持之以恒的奋斗姿态开辟属于自己的人生天地。

      求是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可能达成创新的目标,而敢于冒险、勇于尝试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是求是精神最为集中的体现。

      求是是教育家修学育人的重要遵循,是对事物真相、真理孜孜以求,不断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创新方法的行动,其核心是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在教育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始终心怀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懈探索、善于反思的求是精神,通过扎实的研究和实践,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教育问题,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具体而言,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规律,根据具体情境和学生需求去开展教育活动。在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方面,应当勇于开拓新领域,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来验证和完善自己的探索,不断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和反思。

      创新是教育家修学育人的目标追求,代表着突破传统束缚、努力寻找新思路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是应对时代之变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从容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需求。广大教师不仅自身要葆有创新意识,也要呵护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他们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在教育教学方面,广大教师要勇敢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密切关注教育前沿理论和实践,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与教学观念,引领学生掌握新知、探索学术前沿,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广大教师群体应始终秉持追求卓越、追求长远、追求原创的态度,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闯科技“无人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培养具备优秀品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积极引导,也离不开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为教育家营造潜心耕耘、鼓励创新的发展环境,才能让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教师群体的自觉行动。新征程上,广大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崇高使命。

      (作者:高耀,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