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6日 星期五

    安徽:科技创新 加快步伐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丁一鸣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6日 01版)

      【浓浓家国情 满满奋斗心】

      本报合肥10月5日电(记者常河、丁一鸣)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一间实验室里,青年研究员徐玉平正在仪器前专注地做着实验,丝毫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到来。“我们在研发阻氢低活化钢——聚变的关键材料。”1991年出生的徐玉平从事核聚变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工作,特别是钨铜材料研发,“这个长假,我们一天都没有休息,等不及呀,我们的‘夸父’一定要在2025年底全面建成。”

      徐玉平说的“夸父”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的主要使命是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研究关键技术,搭建综合性研究平台。

      作为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团队的一名青年科研人员,徐玉平和团队一直在努力掌握关键材料自主设计、制造、使役性能和寿命评估全链条关键技术。

      不单是“夸父”,总面积19.2平方公里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研从未停歇,白天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夜晚实验室灯光如昼。目前,合肥市布局的12个大科学装置中,有8个位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9月20日,合肥先进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在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启动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合肥先进光源项目总指挥封东来已经记不清多长时间没有休假了。“同步辐射光源在各行各业用途很大,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0万人次的用户在50多台同步辐射光源工作。”封东来表示,“先进光源是人类探测微观世界时一盏明亮的‘灯’,被誉为‘前沿科研的眼睛’。我们正加快建设步伐,未来,这里将成为世界级光子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研发高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