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5日 星期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北极圈飞来“小勺子”

    作者:本报记者 周梦爽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5日 01版)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勺嘴鹬。 李东明摄/光明图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

      勺嘴鹬,一种体重仅约40克的小鸟,竟能从它的出生地北极圈起飞,跨越数千公里,来到中国的黄海滩涂!

      “找到了!往东600多米,有几只‘小勺子’。”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60岁的生态摄影师李东明正用望远镜锁定“目标”。勺嘴鹬因喙部呈勺形而得名,模样憨态可掬,外号“小勺子”。

      怕把“小勺子”惊飞,李东明趴在滩涂上,拖着数十斤的设备匍匐靠近。

      300米、200米、100米……十几分钟过去了,满身泥浆的李东明终于爬到了拍摄点位。此时,勺嘴鹬正用“勺子”铲起水中的食物,然后摇晃起脑袋滤出泥浆,尽情享用美味。

      “你看,这只勺嘴鹬的右腿环志有EJ旗标!”翻看照片时,李东明惊呼,这已经是连续第5年他与这位老朋友见面了。

      勺嘴鹬全球数量约600只,保护形势严峻。旗标,相当于勺嘴鹬的“身份证”。在北极圈的繁殖地和条子泥的停歇地,科学家会给部分“小勺子”安上这样的标志,以便全球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保护。

      上岸后,李东明立刻赶往一旁的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东台研究基地,边拷贝照片,边给科研人员递过几根采样管,里头装着的是勺嘴鹬的粪便。

      原来在2019年,研究中心就聘请了李东明这位土生土长、追寻勺嘴鹬13年的“鸟专家”。通过影像资料和鸟类粪便,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勺嘴鹬的食谱和行为习惯,从而科学制定保护方案。

      “我希望勺嘴鹬能在咱家乡的滩涂上生活得更好,能让更多人因为我的照片热爱自然。只要还扛得动相机,我就一直记录下去。”李东明乐呵呵地说。

      (本报记者 周梦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