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27日 星期三

    《光明日报》上的周立波足迹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27日 14版)

      ● 1952年4月20日,刊发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的写作经过》: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建筑材料,写农民对话而不用农民的语言,写出来一定不像。农民语言的特点是形象化,生动简练,这是从他们丰富的生产知识和斗争知识里头提炼出来的。他们的话,真是虎虎有生气。举几个例子,作个比较吧:知识分子腔:“看那人光在家里陪着妻子。”农民说:“那家伙老是守着娘娘庙。”比如说,家里穷得没有饭吃,农民说:“锅盖总是长在锅沿上。”家里没有地,他们就说:“我家开门就是人家的地方。”从这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农民的语言和长久的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的语言相比,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在语汇方面,是好得多。

      ● 1958年3月9日,刊发简讯《周立波回故乡落户》:周立波在今年1月回到他的故乡湖南益阳县农村以后,立即参加农业劳动。他虽然五十多岁了,身体又不好,可是劳动热情很高。他和群众一起,冒着寒风雨雪挑塘泥、修水利,还买了一头架子猪喂养。群众都很高兴同他往来。在这次下乡以前,他曾经在益阳县做过一年多的党的基层工作,和周围农民群众的关系很好。他曾从那里汲取了创作源泉,写成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

      ● 1959年8月26日,刊发周立波的《谈创作》:文学创作主要靠实践,比方学游泳的人,如果不跳进水里,练习手脚,专门看游泳的书籍,就是读了一肚子的书,一旦下水,也可能喝一肚子的水。从事创作的人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于人的广泛和深刻的观察,然后是动手多练笔。别人写的书,只能借鉴;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作个参考。

      ● 1977年11月12日,刊发周立波的《熟悉人是第一位的工作》:在我们的社会里,要熟悉人,最好是和他们并肩战斗,共同工作。我在东北参加土改期间,天天和农民在一起。每天早晨,我还睡在炕上,农民们就挤满一屋。他们有的是来谈问题的,有的光是来看看的。这样的接近使我最自然也最方便地了解了他们的性格、心理、行动、习惯和语言。这是我深入生活,收获较多的一个时期。

      ● 1984年11月3日,刊发张贻芳的《人天两隔忆当年——记与周立波同志相处的日子》:周老轻轻推开房门来到我们面前,使我惊诧不已。在我的想象中,他该是一位身材伟岸、气势恢宏的人,其实不然,他高高的个子,由于消瘦,颧骨显得略高,面孔苍白,两鬓斑斑,目光炯炯有神,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他说一口浓重口音的湖南话,慢慢地、轻轻地,使人觉得他那么平易近人,那么谦虚可亲。我真有些不敢相信,描述我国土改斗争那天翻地覆、波澜壮阔画卷的《暴风骤雨》,竟会出自这样一位文弱书生之手。

      ● 2018年11月30日,刊发孟繁华的《周立波:“伟大的艺术家是时代的触须”》:周立波的创作,既不是走赵树理及“山药蛋”派作家的纯粹“本土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认同于“老百姓”口味的道路,也区别于柳青及“陕西派”作家以理想主义的方式,努力塑造和描写新人新事的道路。他是在赵树理和柳青之间寻找到“第三条道路”,即在努力反映农村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重大转变的同时,也注重对地域风俗风情、山光水色的描绘,注重对日常生活画卷的着意状写,注重对现实生活人物的真实刻画。也正因为如此,周立波成为现代“乡土文学”和当代“农村题材”之间的一个作家。

      ● 2022年8月2日,刊发消息《中国作协启动两大文学计划助推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湖南益阳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也是其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创作背景地。8月1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在益阳清溪村启动。这是一项长期开展的文学行动,作品体裁须为原创长篇小说,内容主要展现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 2022年8月31日,刊发李晓君的文章《在周立波的故乡感悟文学的力量》:真正富有历史感和生活质感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作品,一定是作家深深扎根,与写作对象化为一片的结果。今天中国山乡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写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但这样的变化,光靠作家打捞既有经验是无法真正把握的。要写出像《山乡巨变》这样“既具有社会普遍性,又是个人情感的表露”的文学作品,还得像周立波一样回到乡村,这样才能书写好乡村。

      (刘江伟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