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张翼)15日,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此项国际盛会,54个国家的1400余名嘉宾出席大会。
此次大会上,我国首次发布地热能国家主旨报告——《中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在清洁供暖需求的强烈作用下,中国逐渐形成了以供暖(制冷)为主的地热发展路径,为国际地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地热供暖(制冷)能力达13.3亿平方米。未来几年,中国北方地区地热清洁供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热供暖(制冷)、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热发电仍将是产业发展热点。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六分之一,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我国的地热直接利用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为地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借鉴。2021年世界地热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规模在全球占比达37.7%。近年来,我国的中深层水热型地热能供暖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在北方清洁供暖和大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大会还同步发布了《世界地热发电进展》和《世界地热供暖制冷进展》权威报告。《世界地热发电进展》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已有31个国家有地热发电厂在运行。全球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已经从1980年的2110兆瓦增长到如今的16260兆瓦。未来,随着全球迫切需要保住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地热发电会有广阔前景。《世界地热供暖制冷进展》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年底,全球供热和制冷热能装机容量相当于1.73亿千瓦时,比2020年增加了60%,最大的应用领域是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其次是健康娱乐和旅游、农业和食品加工。其中,中国的增长最为显著。
中国石化是我国地热开发利用领跑企业,在河北雄县成功打造了我国第一个地热供暖“无烟城”,在雄安新区的供暖能力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支持雄安新区打造全球地热利用样板。不仅如此,中国石化还将地热科技研发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暖CDM方法学,创新形成集地热勘探等技术于一体的六大核心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预计今年年底,中国石化地热供暖能力将突破1亿平方米,迎来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