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0日 星期日

    山东现代学院: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0日 06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山东现代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校遵循文化建设发展规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构建“一三五”体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一个中心”,即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中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润心。“三重目标”,一是激发师生学习、体验、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促进师生的知识领悟、情感认同、实践传承;三是将知识学习、行为实践内化为品质修养。“五项抓手”,一是育人理念凸显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二是课程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三是校园文化渲染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四是文化活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五是日常行为倡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形成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办学特色。

    育人理念凸显优秀传统文化智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的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学校秉承“天道酬勤”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加强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在“十三五”“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均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明确要求。学校倡导师生要具备“七力”,即凝聚力、生命力、学习力、创造力、执行力、抗挫力、幸福力;努力成为“七者”,即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优雅生活者、终身学习者、终身奋斗者、幸福生活创造者。通过开展“七个一”自我提升教育,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师生的价值认同和使命认同不断增强,人文素养和创新活力持续提升。

    课程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建设。学校将《〈论语〉精读》《国学智慧》《中华经典诗词诵读》《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等国学经典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必选课,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精神内涵、时代价值,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开设《中华传统武术》《太极拳》《书法》《国画》《陶艺》《剪纸》等课程,带领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心。

      推进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学校将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和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史实典故有机融入,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导论》等课程的讲授中注重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阐释中医的整体观、辩证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智慧,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校园文化渲染优秀传统文化底色

      环境创设营造传统文化育人氛围。学校统一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分区展示国学经典选段、诗词歌赋、古今名人墙等。仁和路、知行路、弘毅路等校园内部道路的命名融入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勤勉敬业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知新楼、德润楼等办公区营造了积极向上、办事高效、服务周到的办公文化氛围,知敬楼、知学苑等教学区创设了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教学文化环境,图书馆的功能分区和每一个角落都表达了饱读诗书、修身修心、立志报国的拳拳之心,德馨轩、卓雅楼、悯农厅、崇俭厅等生活区打造温馨、健康、富有教育启迪意义的生活环境。学生漫步校园,时时处处沐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标识系统体现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学校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精心设计文化标识系统,对办公用品类、公共设施类、文化宣传类、纪念用品类、主题色调等进行统一设计与推广,生动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积淀和价值品位。规范使用校园文化标识,进一步展现了学校文化特质,提升了影响力和美誉度。

    文化活动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特色

      学术活动阐发时代价值。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组织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古为今用、活学活用。开展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理疗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研究,进一步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传统文化在育人实践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活动体验厚植文化情怀。学校目前建有中药鉴定社、运动康复社、中医养生社、国学社、茶艺社、书画协会等70余个学生社团组织,社团小舞台搭建了学生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成长大平台。举办“诵读国学经典·做幸福现代人”国学知识比赛、“翰墨丹青颂祖国·砥砺前行铸现代”暨驻济高校书画交流比赛、“今朝有礼·古韵来仪”礼仪文化展示大赛、“品味儒家经典·诵读千年美学”跨语言诵读大会、社团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青年学子在衣袖舞动、音声婉转、挥毫泼墨中进一步涵养传统文化底蕴,厚植传统文化情怀。

      平台建设彰显文化特色。学校设立了孔子学堂和德慧大讲堂,师生坚持诵读《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开展交流分享活动促进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推进德育教育实践基地、传统文化学习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德育教育、传统文化学习。依托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特长,深入社区、企业开展身体检查、心理咨询、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有关活动情况获多家新闻媒体关注报道。

    日常行为倡导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倡导“七个一”自我提升教育。学校高度关注学生成长成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知识学习、行为实践到品质修养的跃升。倡导学生“每日一诵读”,编印《国学经典诵读》读本,鼓励以诵读为起点,每日利用一小时诵读国学经典内容,领会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倡导学生“每日一抄悟”,鼓励学生每日利用课余时间,抄悟《大学》《论语》等国学经典篇目,与经典对话、与智慧同行。倡导学生“每日一善行”,鼓励学生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践行国学、日行一善,促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倡导学生“每日一劳动”,组织学生每日进行公寓内务整理、教室卫生清扫、到餐厅帮厨体验,让每日劳动成为生活常态。倡导学生“每日一运动”,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倡导学生“每日一反思”,教育学生反思每日收获与不足,思考改正措施,明确新的目标。倡导学生“每日一总结”,引导学生每天进行总结,记录学习、观察、思考的主要感悟,日知日行,日事日毕,日日进步。

      多年来,学校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举措,助力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孝悌忠信、恭俭礼让、知书达礼、勤朴敦厚的优秀品质,形成勤于反思总结、善于检视改正的良好习惯。学生整体向上向善、励志进取,仁爱包容、乐于奉献,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岗位上传递爱心温暖社会。学校多次荣获“山东省高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志愿服务连续荣获“济南市优秀慈善义工团队”称号。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的持续开展,学校建校三十余年发展积淀而形成的文化价值体系,已自然融入全体教师所憧憬的美好道德情操和高远境界追求之中,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之中,转化为勤勉敬业、履职尽责的担当奉献,有力保证和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