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8日 星期五

    以文塑魂 逐绿而行

    ——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举办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张运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8日 04版)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国内外6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共议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共谋世界运河城市合作发展。

      听着扬州清曲,跟着民俗逛古城。七夕佳节,扬州古城仁丰里,点茶绘巧、投针验巧、引线乞巧……悠长小巷,非遗传承人们以刺绣、点茶等元素为依托,呈现传统文化的时代新貌。一对对情侣在体验非遗的同时,也把绵长的文化带到了更远的地方。

      论坛期间,中外嘉宾一致通过《世界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扬州倡议》。“加强运河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努力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成为全球运河沿线城市的共识。

      作为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坚持系统性保护、活态化传承运河文化遗产,把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环境提升,与古城保护修复以及文旅融合、绿色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切实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重大使命。

      “文化是运河的灵魂所在。”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席、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说,科学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扬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水平打造世界级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的千年底蕴和时代价值。

      论坛期间,世界运河城市生态保护和修复典型案例首次发布,为各国运河城市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示范。

      倡议提出,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生态,持续改善运河生态环境质量。

      河清则城美,水活则流长。近年来,扬州以“绿”为妆,在全国首倡并规划建设了1800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多措并举,还城市绿水青山。2022年,扬州被评为“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样板城市”。如今漫步在大运河畔,树林成片、河水灵动,生机勃勃。

      “今天的大运河更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为世界各国加强运河保护治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外交部外事管理司司长陈立介绍,近年来,中国秉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对运河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努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新时代,大运河持续发挥着中国水网主骨架和水运大动脉的重要功能。

      “大运河是涌动的经济动脉。”论坛上,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说,江苏将在壮大这一动脉上探索新经验,更好发挥运河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创新创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世界运河文化的共性特征。倡议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人才、新社区协调发展,形成良好城市创新生态。

      近年来,运河沿线城市纷纷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运河文化,激发市场效能。在科技与创新的赋能下,传统文化越来越酷炫,“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的新业态也推动了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张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