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

    山东体育学院:

    深化“体卫融合” 创新体育院校育人模式

    作者:杨杰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12版)

      山东体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深入践行“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探析新时代“体卫融合”育人新模式,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

    探索“体卫融合”路径 夯实育人基础

      体育与卫生融合是为群众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抓手。学院主动对接并深化“体卫融合”,夯实体育育人的基础。学院充分利用专业设置优势,从体育学与医学交叉的角度探索“体卫融合”新路径,实践新时代“积极健康观”的意义,促进体育健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出建设新时代“体育促进积极健康社会生态系统”构想,扎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依托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山东省体育康复医院等平台,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多元化高质量服务。坚持高端引领,突出特色培育,积极促进“四链”深度融合,以“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联动 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指引,找准高校在“四链融合”中的“位”与“为”,努力打造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专业性一流智库、开放性人才平台和综合性研究机构,并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保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以积极有为的姿态主动承担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职责使命。

    开展“体卫融合”研究 创新育人模式

      “体卫融合”是关于健康理念和健康服务模式的革新,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民健康。学院着力推动“体卫融合”相关课题研究,重塑体育育人理念,凝聚育人共识,创新育人模式,切实担负起培育优秀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学院积极承办由35家沿黄九省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组织的“黄河流域体育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2023年峰会暨第二届全国体育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以“赓续黄河血脉,服务健康中国”为主题,聚焦探索以体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健康中国建设。学院开设“体卫融合”大讲堂,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传递教育体育科研最新资讯、普及运动健康知识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各类论坛中锻炼和提升学习能力。系列举措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专业人才探索出了可推广的经验。学院充分发挥体育学科专业、人才、科研和科技服务优势,大力支持其与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三高共管”、“六病同防”、体卫融合、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合作,提升“主动健康”意识,让“运动是良医”成为广泛共识。

    创新“体卫融合”实践 提升育人质量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学院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独特价值与作用,凝聚教育系统人才和智力优势,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主动探索专业体育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路径和“体卫融合”实践育人新模式,通过实践育人积极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单项体育协会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合作,共建多个“训科医教培”五位一体训练基地,首创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研发了备战奥运的科技康复保障车,并组建多支科技康复服务团队。学院还成立运动促进健康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大力推进政府、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面资源的深度融合。

      学院将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着力集聚和培养一批体育健康领域的高端人才,打造一支创新优势明显的协同创新团队,攻克一批运动健康方面的重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难题,取得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努力建设成为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产业发展和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具有一流水平的运动健康促进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山东乃至全国运动促进健康科技与服务方面的先行者与引领者。

      (作者:杨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