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5日 星期二

    我在世界屋脊教嫁接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教授 黄远

    作者:本报记者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王艺璇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5日 12版)

      【青春之我】

      结束援藏工作回到校园已半年有余,可藏族小伙和姑娘们那渴求知识的眼神,还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我想念那段日子,在那片高原上,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设施农业科研人员的人生价值。

      西藏稀薄的空气、极端的温差、多风的环境,让自然条件下的果蔬种植面临艰巨挑战。芦笋、番茄、甜瓜、辣椒等在其他地方常见的瓜果蔬菜,在西藏一些地方被视作珍宝。曾经,许多农产品成了当地人走亲访友才会采购的“奢侈品”。

      如何才能丰富这里的“菜篮子”?设施农业带来了解决方案。我专攻的嫁接育苗,是设施农业中一项较为常用的技术。嫁接能够将不同植物的有利特性结合起来,获得更强健和高产的植株。2022年1月,我把这项技术从华中农业大学带到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

      推广设施农业,需要钻研技术的毅力,更需要教授技术的耐心。我自备穴盘、种子,带着村民“钻”大棚,一步一步指导他们削接穗、削砧木等操作。嫁接育苗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技巧,因此,我总结出“快、平、狠、准”的口诀,提醒学习者嫁接速度要快,贴接嫁接口要平,顶插接接穗要削得足够锋利,砧木接穗对接要准、不留空隙。

      这些技巧听上去不难,但嫁接育苗的步骤繁多,任一操作“打折扣”,都可能会对种苗成活产生影响。为了确保村民掌握嫁接育苗技术,我会在培训结束一周后对他们嫁接种苗的成活率进行检测,像老师一样“批改作业”,针对他们的技术薄弱点再次进行手把手教学。通常,我要通过几次教学才能完成培训,但我乐此不疲。

      援藏期间,我竭尽所学,尽可能将嫁接育苗技术教给更多村民。其中,罗布平措和土旦次仁两个小伙子尤其让人惊喜。他们思维活跃、行动力强,迅速掌握了嫁接育苗技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嫁接能手”。他们眼神中时常闪露着渴望知识的光芒,让我意识到对“嫁接能手”的培训绝不能止步于此。因此,每一次到农业基地调研或培训,我都会邀请罗布平措和土旦次仁一同前往,为他们提供更多接触和吸收设施农业知识的机会。如今,他们已在不同岗位为自治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援藏时的所见所闻,深深打动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感受到我所从事的工作蕴含的巨大能量。也许对农业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设施农业研究只是一个增收增产的工具,但是对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来说,设施农业是他们融入现代生产、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设施农业的推广,不仅让村民的钱包变厚了,也改变着他们对待耕作和对待人生的观念——农作物可以突破自然条件限制茁壮成长,人生同样充满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彭景晖、本报通讯员王艺璇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