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31日 星期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海底农夫”

    作者: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31日 01版)

        廖宝林及同伴潜入海底进行珊瑚普查。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供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瞬间】 

      “你看,那黄澄澄的,是澄黄滨珊瑚;这红艳艳的,是十字牡丹珊瑚;还有霜鹿角珊瑚、扁脑珊瑚、角孔珊瑚,都是本土品种。”在深圳大鹏新区较场尾海边的珊瑚保育中心,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廖宝林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的“珊瑚宝宝”,“今年大鹏新区生物多样性海域调查,共记录到近7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都是石珊瑚目。”

      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热带雨林”,25%的海洋生物生活在它的庇护下。这些年,我国海域内的珊瑚礁数量不断减少,石珊瑚人工培育与种植就是恢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和陆地种植一样,在海底种珊瑚也需要“育苗”。但珊瑚礁生长缓慢,人工繁育和增殖困难重重。把珊瑚当做自己最珍贵的“宝宝”,廖宝林这一守,已是17年。

      17年来,他们解决了石珊瑚养殖水质不稳定、水体病虫害恶化等问题,找到了最适合珊瑚的生活条件,现在保育中心培育着超过100种的石珊瑚,是我国重要的珊瑚种质资源库。

      “有了幼苗,再加上珊瑚断枝规模化培育、园艺人工栽培,就能逐步实现网格化珊瑚原位种植乃至海底育林。”廖宝林说。但海底种珊瑚是个高风险的体力活,廖宝林和同伴要背着二三十斤重的潜水装备进行水下作业,把安放着幼苗的“珊瑚杯”,通过螺母固定在人工鱼礁的苗圃上。“水下环境复杂,有时半个小时都拧不好一个螺丝,一个暗流就能把人卷走。”

      好在,种下去的珊瑚坚强地活下来了!如今采用的第四代人工生态礁的修复技术,让珊瑚即使在台风天也能稳固生长。

      这些年,深圳海域种植珊瑚已超过6万株,“海底农夫”的不息“耕耘”,蔚蓝大海足以见证。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