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弘扬中医药国粹 创新推动非遗传承

    作者:杨春涛 李波 徐迎涛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9日 08版)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承担着“国家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和“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炮制学和中药鉴定学”建设任务。长期以来,学校立足中医药领域,以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中的中药学专业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药炮制、中药制药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不断开拓创新,打造了“非遗中药学专业群‘六位一体’传承创新教学体系”。

      “六位一体”教学体系包括技术传承、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服务产业、体制保障六个方面,从传承到创新,从理论到实践,全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以理论为指导。学校按照“传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思路,确立了“传承中医药技术、弘扬国粹精华”和“深化职教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搭建优质平台、服务产业发展”的教育理念,以理论指导传承创新。

      以技术和文化为核心。学校通过五大技术和文化优势推动传承与创新。一是主持制定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中药学专业教学标准、国赛中药传统技能竞赛标准、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使中药学专业教学有据可依;二是按典型工作(技术)任务重构了专业群核心课程内容体系,其中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三是主持建设了国家职业教育中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制的音像教材、建设网上中药标本馆等立体多元的优质教学资源,有720所校企在线上共享使用;四是率先完整录制《中药炮制操作技能》《中药制药技术》,原汁原味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技术;五是建设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向国内外12万名参访者宣传中医药特色文化。

      以师资队伍为根本。学校依托全国和山东省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开展跟师学艺、研学经典,培养了4名国家级、8名省级中医药传承人,团队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技术技能大师、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46项省级以上荣誉。

      以教育教学为关键。学校与东阿阿胶集团共建混合式二级学院,与“中华老字号”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合作创办省级现代学徒制班。按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打造“项目导向、四级递进(生手识岗、新手跟岗、熟手轮岗、能手顶岗)、师徒传承”人才培养模式,被多所院校借鉴。运用“师带徒”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德高技精”。学校学生在国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获10金6银,全国领先。近5年,学校就业率屡创新高,毕业即创业的学生占比达20.6%。《2019年度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对1326所院校自主创业比例排行,学校以10.08%的自主创业比例列第26位。

      以平台为支撑。学校搭建三大传承创新平台:一是依托国家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山东省传承创新平台等项目建设,搭建非遗技术传承平台,培养了2万余名中药人才;二是依托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项目建设,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主持教科研课题140余项;三是依托山东省中药炮制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中药生产与质量新技术研发中心,搭建服务产业发展平台,与10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协同攻关。

      以机制为保障。作为全国中医药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学校积极推进政行企校“四轮驱动”,形成了国家和省级教学标准引领、三大平台支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校制度健全的传承创新体制机制,助推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传承中创新,在坚持中升华。“非遗中药学专业群‘六位一体’传承创新教学体系”充分彰显了山东中医药高专教育教学扎实的基本功。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夯实基础、创新提升、实践求真,为弘扬中医药国粹探索“育人良方”,让非遗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与生机。

      (作者:杨春涛 李波 徐迎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