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

    以社区为中心,推动编织技艺活态传承

    作者:孙云龙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8日 07版)

      【专家点评】 

      编织是传统技艺类非遗中极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种技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编织技艺往往产生于特定的人地关系,就地取材,传统社区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某些自然纤维的特性,将其巧妙地运用于生产生活中,创制出一套实用有效的技艺体系。这些技艺在岁月中不断得到社区的认同、传承和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成为社区身份的关键标识和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我国拥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编织技艺,如藤编、竹编、草编、棕编、麻编、柳编等,涉及家具、玩具、饰品、鞋帽、摆件、坐垫等日用品,主要技法包括编辫、平纹、花纹、绞编、勒编、插编、扭丝编等等。编织技艺除了涵盖编织技法之外,还包括天然纤维的培育、提取、加工和储存等环节的特定技术。总之,编织技艺不仅是一门传统手艺,还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匠人们指尖造就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还有审美意蕴和生活哲学,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发展的重要特色资源。

      编织技艺的特性和发展规律,决定了其传承保护的特殊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就传承主体而言,不同于其他类型遗产,编织技艺是以社区为核心的文化遗产,其传承主体不仅是个人,更是由个人所组成的社区,只有在社区中,技艺才能获取且塑造身份认同、得以传承。其次,就传承客体而言,编织技艺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往往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为地方性、多样性、活态性和时代性。从外在条件来看,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区需求塑造了编织技艺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内涵,也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态势;从内在动因来看,世代传承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编织技艺的现实根基。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改造了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就意味着编制技艺传承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动因都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因而,如何在现代社区中仍保持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是传承发展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我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最早缔约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遗保护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将非遗保护融入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从编织技艺的保护经验来看,我国的非遗系统性保护方案具有如下特征:一、社区优先。在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中,以社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逐渐获得共识,保护社区权益、鼓励社区参与、重视社区分配;二、合理规划。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合理的规划为保障,从顶层设计上廓清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的边界,构建三者之间交互赋能的关系;三、跨界协作。技艺传承需要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工作,广泛对接资源方、生产方与需求方,以新需求激活老手艺;四、融合创新。编织技艺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新意识,应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创新力开拓非遗发展新空间;五、综合效益。编织技艺不仅能为社区新增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还能鼓励更多年轻人主动参与到非遗传承工作中,赓续工匠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社区凝聚力,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作者:孙云龙,系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副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周仕兴、李洁、张哲浩、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