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3日 星期三

    水清 景美 文兴 民富

    ——浙江诸暨大力推进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方成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23日 16版)

      马剑溪、五泄湖、浦阳江……河畅水清的秀美景致,如同画卷的底色,将江南水乡浙江诸暨渲染得更加灵动与和谐。

      诸暨市水系密布,水动能充沛,“一干五支”江堤318公里,2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小流域22条,大小湖畈66个。如何激活全域水资源,成为新时代做好人水和谐文章的重头戏。通过破解水利高质量发展“方程式”,诸暨市在项目治理中,坚持“生态为本,产业为基,文化为魂”,探索水美共富新路径。

      “让水流之处变成富庶之地。”作为2022年浙江省唯一获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的县,近两年来,诸暨市已治理10条农村水系,惠及20多万人,让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成为共同富裕的优美风景。

    从近水到亲水,共建和美水生态

      晚饭过后,吴小媛走出家门,来到休闲绿道散步。自从干流马剑溪改造后,村前的支流小溪也变得更有景致。在马剑镇,当地以贯穿全境的马剑溪为主轴,巧妙地将各村的溪流、水道连通。吴小媛高兴地说:“山区溪流源短、流急、落差大,降水分布不均。不过往后吃水、用水再不用愁了。”

      马剑溪上新建了5座堰坝,在做好生态修复、主骨架工程建设的同时,当地还下足绣花功夫,畅通微循环。马剑镇副镇长邢栋材说:“堰坝承担了防汛职责,也美化了环境,还能蓄水灌溉农田,一举多得。”

      龙门村坐落于马剑溪边,8年前,陈溥来此创办农场,却遇上了罕见的干旱。正好水系连通项目投用,他流转30亩地种植葡萄抢得天时地利。“我们打造的‘一颗葡萄的成长故事’研学游项目,非常成功。”陈溥说。

      在项目推进中,诸暨以防洪为基础,兼顾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深度挖掘特有的山水资源和人文资源,实施清淤疏浚、岸坡治理、生态修复、河湖管护及人文景观开发等,使乡村建设从近水向亲水转变。

    从水美到水富,共育和谐水经济

      北有杏花村,南有同山镇。同山镇布谷村状如一艘泊于布谷湖畔的小船。民宅临水而筑,水绕屋流,别有韵味。村第一书记陈霞妮自豪地说:“水是我们古村的魂!”

      得益于水系连通建设,该村引水入村,修复了穿街而过的流动水系,对村内河道及小微水体进行整治提升,做到“条条河道有人管,处处水体有人清”。

      表面上看,只是布谷村的水环境提质了。往深里看,是整个同山片区的4个村因水而兴。该片区打造新乡贤创业基地,引进农业企业30家,实现片区内经济经营性年收入超800万元。

      诸暨始终保持生态发展定力,将水系连通的势能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诸暨市水利局局长吴国强说,项目不但连通了水系,还推动了产业绿色升级,打通了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财路”,释放了治水红利。

      西皇村也在激活水经济上尝到了甜头。以该村为核心的西皇片区,将蒋坞溪综合治理和试点水景观及水系串联改造,带动3个村山水康养、清廉旅游等亲水产业融合发展。五泄镇西皇村以此为招商橄榄枝,吸引了总投资400多万元的栖墅酒店落户。

    从扮靓到传承,共兴和合水文化

      溪流串珠,文化引线。循着河道踏访诸暨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清、景美、文兴、民富”的共富实景图。

      在推进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项目建设中,诸暨不再是简单地用文化扮靓门面,而是传承和合文化、西施文化、古越文化,并将之融入河道水文化节点中,融入地方文化、旅游、生态资源的肌理之中。

      碧水绕村,九曲十八弯,栎桥江水系连通了枫桥镇阳春村两条自然溪流。阳春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更像是一个大公园。枫桥镇副镇长郦鑫说,通过深挖水资源生态价值,将溪流分成两股,连通山塘、农田、村落等水系,对村内山、水、林、田、路、房等资源进行综合改造及生态修复。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方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