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围绕大学生就业连续刊发三个版面,切中肯綮、发人深思,笔者想从“访企拓岗”促就业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2022年,教育部首次启动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今年专项行动再升级,突出学科专业精准对接,各地高校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
“访企拓岗”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以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为主要目标,以深入开展社会需求调查为基础任务,以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关键任务。当前,各地多数高校将“访企拓岗”重点聚焦于为本校应届毕业生开拓就业岗位层面,而对企业发展与市场劳动力诉求的调查不够全面,尚未形成以拓岗质效检验访企实效、进而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就业传导机制。同时,专项行动中还存在“重访轻拓”“缺乏过程性考核”“闭环缺失”等问题,需着重从疏通“思维卡点”、破除“条块分割”、加强“动态监管”三方面入手,全方位延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价值链。
疏通“思维卡点”,延伸内容链
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实现合作深度延伸。“访企拓岗”中,“拓岗”是行动目的,“访企”是行动渠道,渠道宽窄将直接影响目的达成度。拓宽渠道,包括量与质的“双拓宽”,既要通过大量走访企业进而在原有就业岗位池中挖掘新岗位,更要以高校科创优势助力企业解决产业技术升级、市场细分开拓等发展问题,从源头赋能企业造血,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实现产教融合促就业新形态。
打造全周期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合作效度延伸。通过深入企业用工一线,深度了解嵌入社会宏观需求、企业行业特点的职业成长体系,倒逼高校建立“远景式”全周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标行业动态变化、实际需求,形成职业规划“一生一档”,对学生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进行动态评估与指导,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合作广度延伸。深化校企合作,精准对接供需关系,是解决人力资源供给侧需求端结构性矛盾的根本之策。通过“访企拓岗”主动走出高校人才培养“象牙塔”,把握行业动态,将人才培养前移至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前沿,通过战略合作、联合定向等方式,建立校企日常联系互访机制,实现专项行动融入人才培养全环节。
破除“条块分割”,形成合力链
充分发挥内外合力作用。就业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需要内外合力,共同推进。从外部合力看,政府、高校、企业等多主体应系统联动发力,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形成联合工作小组,通过组团跨省跨区域“双跨访”,专业学科联盟对接行业协会、产业协会等形式牵线搭桥,提升“访企拓岗”促就业的人才匹配精准度,避免盲目竞争性访企引发的企业“内卷应付”及就业公平性等新壁垒。从内部合力看,高校要将这一行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供给改革的重要一环,成为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和灵活性标准的重要参考与动态标准之一,进而形成学校领导-人才培养、就业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学院-专任教师-辅导员-校友(业师)-学生共同组成的“就业共同体”,实现精准化就业帮扶。
充分共享就业数据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企业、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人才职业成长状况等庞杂数据信息为参照依托,这就需要构建部、省、校、企数据联通共享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大市场,破除数据孤岛,形成“访企拓岗”行动链条闭环,对“访企拓岗”过程中获取的一线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析、传导,在政府、高校各部门、就业共同体中推动形成信息研判共享链,以此推动教育教学内容重构。
加强“动态监管”,形成闭环链
制定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规范有序的“访企拓岗”评估指标体系,是实现常态化高效沟通、按需帮扶的重要保障。制订量化评估指标,对“访企拓岗”走访用人单位的数量、关键时间节点、签订的协议数量、毕业生专业相关度等多方面、分阶段进行绩效评价。
形成就业“一体化”监管体系。将“访企拓岗”行动的动态监管融入毕业生就业追踪评价“一体化”建设,实现就业追踪评价再升级。不仅高校内部各部门要重视联动,高校与企业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以更全面地掌握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道德品质、专业水平、职业能力等方面的真实诉求,分析毕业生在职场成长中存在的短板。将专项行动的开展及其成效纳入管理考核范畴,以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进一步求创新,倒逼责任主体减少“走过场”“挂牌子”等现象。
重视数据结果的反馈运用。将“访企拓岗”数据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支撑。将调研采集的行业用人需求数据作为高校专业设置优化及教学质量提升的参照,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由此缓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错配问题。
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既要以“访企拓岗”架起服务“直通桥”、点亮就业“领航灯”,更要以开展专项行动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全方位延展“访企拓岗”价值链,提升行动质效,深化人才培养供需对接,从而真正发挥其长远价值。
(作者:杨礼雕、王雪,分别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浙江树人学院〕教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