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要有两条腿,不能只有“知识”一条腿。我们的学校教育也是这样。语文课就是学校教育的另外一条腿。这一条腿,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文学性的,是建立在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灵感受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必须看到,学生心灵感受能力的提高,不是以文学史发展为脉络的,也不是以艺术水平的高低为脉络的,而是以学生自身的精神成长为脉络的。如果按照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学习阶段划分开来,我认为,学生心灵感受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其一是以虚幻的外部世界展开学生内部心灵结构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神话、传说、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作品、科学幻想小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或叙事诗等,都是儿童的心灵乐意接受的广义的文学作品,并且能够不断扩大他们的感受范围,提高他们的心灵感受能力。其二是以第一个阶段形成的精神结构逐渐扩大实际的人生感受和社会感受并形成自己朦胧的社会人生理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外历史上对各种不同生活领域、对各种不同人以及人的关系的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对各种不同的具有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的情感和意志的抒发,都有助于学生将自己内在的精神结构逐渐复杂化、具体化、现实化,并融化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中。其三是自我与宇宙、与人类、与人类历史,一句话,与老子所说的“道”同其心的阶段。必须看到,直至高中毕业,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无法真正感受到像屈原的《离骚》《天问》,鲁迅的《狂人日记》《野草》《故事新编》,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夫卡的《变形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等这样一类作品的精神震撼力的。它们实际体现着人类心灵感受力的最高阶段的特征。这类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作者已经不是从一个人或一些人的人生命运的角度感受人生或评价人生了,而是从人类或一个民族的历史整体的角度感受人的精神发展及其局限性的。只有在这个层面上,一个人的精神追求才与各种功利主义的考虑脱离开干系,成为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动力。
在学校教育中牢固地培养起对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成果的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并且将其维持到生命的终点,也是提高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活素质和精神素质的重要的一环。
如果我的这些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就会看到由知识教学向文学教学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这将是中国语文教育又一次根本性的革命。
——摘编自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载于《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