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8日 星期五

    吉林省教育学院:高标准建设“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

    作者:陈睿 王莹莹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8日 12版)

      2018年,教育部批准吉林省以吉林省教育学院为龙头单位建设首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近年来,吉林省教育学院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系统整合优质资源,推动基地协同效用日益显现,创新动能逐步释放。

    强化顶层设计 建立多元协同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吉林省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工作,将基地建设作为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吉林省教育厅组织来自高等院校、教师进修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专家,系统规划基地建设整体方案,把加强体系建设、建设协同机制、集聚优质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作为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基地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吉林省教育厅牵头组建吉林省“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具体负责实验区管理、项目推进等工作。吉林省教育学院充分发挥省域教师智库作用,聘请省内外教师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组建基地建设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政策咨询、科研引领、学术指导等作用,参与基地重大决策、项目规划研制,开展教师发展协同创新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各相关主体的作用得以发挥,各利益群体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建立起政府、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校、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多元协商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坚持学术引领 形成任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样态

      吉林省教育学院以专业化路径引领教师发展,通过学术引领推动基地项目建设。立项重大课题,组织专家对基地任务进行分解和科学性论证,明确基地建设的时间表、任务图,并将之细化为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抓手,并以培训、科研两类项目平行推进,让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深度融合、相得益彰。培训类项目以吉林省“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载体实施,强调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遵循课程建构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专业发展理论,以专业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既提倡学以致用,又重视用以致学。科研类项目依托吉林省教育学院的“研培一体”优势,协同基础教育一线专家,通过《“十四五”时期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创新计划》等重大课题,全面厘清制约域内教师发展的关键问题,确定了通过基地建设推进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为实现吉林省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和战略任务提供智力支持。

    探索模式创新 释放依托基地集聚资源的虹吸效应

      专业化教师培训应具有创新属性,除了坚持面向实践,还应有理论建构和知识创新。为此,基地建设培训类项目,要求培训单位树立成果导向意识,深度研发培训服务,开展知识创新,为教师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源。面向问题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丰富和充实了高校和专业机构的研究领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资源更新,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基地建设项目致力于教师发展模式创新,如高校地方协同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培训项目、市县教师自主发展机制创新项目、名优教师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研培结合”模式创新项目等。

      经过多年探索,基地已相继研制了中小学专业发展示范校建设指南、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指南、大学区建设指南、县级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指南等各类培训标准和指南,努力开启全省教师培训“有项目必有标准指南”的新阶段。基地建设项目逐渐汇聚了一大批优质培训资源,为后续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持续支持。

    抓住关键人群 打造本土特色教师发展领军团队

      教师发展要改变依赖外部力量的“输血”模式,转变为能够自我持续发展的“造血”模式,需要懂研究、能实践、敢创新的领军团队。基地通过加强与省内外优质培训单位的协同,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等合作,引入吉林省教育学院培养全省培训管理者、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省学科带头人等关键人群。通过长周期培养,基地“以优培优”,分层分类打造教师发展领军团队,助力名优教师、培训团队深度参与项目设计、课程开发、绩效评估等工作,引领本地教师培训高质量发展。

    夯实支持体系 实施教师发展综合改革实验探索

      吉林省有省级教育学院1所,市级教育学院9所,县级进修学校64所,绝大部分都实现了教研、培训、科研、电教等职能整合,三级教师进修院校体系完备,为服务地方教师发展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国家基地依托现有省市县三级教师进修院校体系优势,遴选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积极开展区域教师发展探索。从2021年开始,吉林省教育学院协同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基地建设示范区联合申报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持续探索教师发展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四位一体”的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工作新机制,有力推动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作者:陈睿、王莹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