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8日 星期二

    让体育精神激励每一个人

    张敬一(成都大运会女篮冠军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

    作者:本报记者 王 东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8日 07版)

      【冠军话大运】

      8月5日晚,在成都大运会女篮决赛中,中国女篮战胜日本队,时隔20年重夺大运会冠军。作为队中一员,我非常荣幸地与队友们一道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我在北师大读书期间,曾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L)并获得过最有价值球员(MVP)称号,还代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参加过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去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

      两个月前,北师大女篮主教练李笋南组建参加大运会的中国女篮,我有幸成为队中一员。从集结到参赛,时间很短,直到大运会开赛前,所有队员才全部会合,因此我们一直在通过比赛磨合提高。一开始,教练并没有对我们提出明确的目标,小组赛前对我们讲要力争晋级8强,后来的目标才逐渐变成4强、闯进决赛,直到夺取冠军。现在看来,我们能够以全胜战绩获得金牌非常不易。

      实际上,在参加成都大运会前,我离开球场已有一年时间了,不仅体能有所下降,恢复过程中还遭遇伤病。幸运的是,我们是一支优秀的团队,赛场外我们融洽相处,赛场上我们团结一心。正是有了这些同甘共苦的队友,才让我有机会站到赛场上展示自己,并成为冠军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老师,当我接到入选中国女篮的通知后,学生们和我一样开心,他们都希望我能取得好成绩,并且随时关注我的训练和比赛,每天都会发信息给我。我想告诉他们:“能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我的导师殷恒婵教授提出的“无体育,不教育”的育人理念。她的理念就是对体育多元价值和功能的高度凝练。我深刻地体会到,体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够培养优秀品德;对于学生们增进心理健康,促进脑智提升也大有益处;体育还能提高每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大家的审美情趣,培养劳动意识和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中国女篮以及整个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大运会上的表现,能够让大家学习到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树立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本报记者王东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