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s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07日 星期一

    忙罢农活忙艺术

    ——第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举办

    本报记者 于园媛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7日 09版)

      日前,第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举办。忙罢,是关中庄稼人在夏收大忙时节之后,闲下来走亲戚、唱大戏、庆丰收的一个传统习俗。从2018年开始,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关中忙罢艺术节总策划武小川和西安美院的团队一起,成立“关中艺术合作社”,决定以恢复传统的“忙罢古会”为契机,举办一个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关中忙罢艺术节”。

      如今,艺术节已经辐射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栗园坡、下庄、栗峪口等连片村庄。走在村头巷尾,漫步田间地头,能够看到历届艺术节的成果。

      从西安自驾过来的李先生夫妇,正带着七岁的儿子在村史馆观看《极俭之美》展览。摆在进门处的一把把旧镰刀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此外,展墙还贴着农具、厨具、桌椅、板凳等寻常物件的影像。

      “大刀阔斧做减法,慎之又慎做加法。”保护大美秦岭,守护绿水青山,是这里人们的共识。因而无论艺术作品,还是空间改造,关中艺术合作社和鄠邑区政府都非常慎重,注重的是持续性的文化环境塑造。

      80后的崔凯敏是关中忙罢艺术节的总执行。六年来,崔凯敏每年有四五个月都住在村子里,村民笑称“几年时间把一个美院老师生生弄成农民了”。去年,他把婚礼也放在了蔡家坡。“我觉得我就是村里的,所以感觉很自在,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外人。”仪式在他设计建造的终南乡村剧场举办,当天虽然下着大雨,还是有好多村民过来庆贺。

      蔡家坡村民陈猛说,美院师生“就像亲戚一样”。清早到他经营的农家乐采访,陈猛正忙着杀鱼。如今游客越来越多,三月份以来,他家的“石锅鱼饭庄”已经赚了近50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鄠邑调查队的信息,2022年,蔡家坡、栗峪口两村村内务工收入同比大幅上涨,村内务工行业主要为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其中,蔡家坡村村民人均本村内务工收入2531元,同比增长58.7%。

      “影响大了,确实滴。”谈到关中忙罢艺术节对村庄的影响,陈猛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变了”——“生活习惯变了,观念变了,文明意识也变了。”

      举办面食大赛,请村里的大姐、大婶们做一份自家口味的臊子面,然后请全国知名专家给这些主妇们颁奖,让村民对习以为常的乡土手艺有了自豪感;建设家庭美术馆,邀请村民在旧物上种花草、拍摄身边景致,家门口建起了一个个微型的植物园、展览馆;创办终南乡集,大地艺术、乡村美食、音乐演出、田野放映等丰富的项目,仅今年端午节三天就吸引了5万游客前来……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认为,关中忙罢艺术节把艺术、实验、生活结合起来,使得人人愿意参与,具备了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示范价值等多种意义。

      “展在麦田,写在麦田,食在麦田,集在麦田,骑在麦田。”路旁的艺术节彩旗招展。山脚下,村民崔大姐正在葡萄园里忙活,翠绿的果实已经挂满枝头。她说:“等到秋天葡萄熟了,再来我们村,更是美滴很。”

      (本报记者 于园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