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5日 星期六

    缅甸全国紧急状态再次延长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晓阳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5日 08版)

      【记者连线】 

      7月31日,缅甸召开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会议,决定再次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原定举行的大选再次推迟。这一决定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根据会后发布的公告,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在会上报告了过去6个月的工作及未来工作需求等。经集体讨论后,与会成员一致决定从8月1日起再次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以确保敏昂莱能够圆满完成职责。

      当天出席会议的缅甸临时总统敏瑞在当晚签署会议公告,并宣布再次将国家各项职责移交给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原定大选前景不明

      2021年2月,缅甸政局发生重大突变,当政圈层洗牌换人。缅甸临时总统敏瑞发布命令,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并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此后,缅甸国防军总司令部成立国家管理委员会,敏昂莱出任委员会主席。国防和安全委员会根据宪法相关条款,于2022年1月31日、7月31日和2023年2月1日先后三次宣布延长全国紧急状态6个月,敏昂莱一直担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和国家总理。

      本次紧急状态再次延长,使原定于2023年8月举行的大选前景扑朔迷离。根据缅甸媒体《妙瓦底日报》发布的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会议报告,只有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大选、人民能够独立投票以及全国保持和平等条件满足时,才会考虑举行大选。报告还特别强调,“大选不能提前仓促举行,而是要有系统地做好准备”。

      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国家管理委员会陆续发布命令,对委员会及联邦政府进行改组。8月2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宣布根据宪法进行改组,敏昂莱继续担任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改组后的委员会成员从原来的20人减少到18人。同时,委员会还批准了部分委员、机构官员的卸任和转任。

      8月3日,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宣布,为了更加快速有效地实施该委员会制定的路线图和目标,根据宪法相关条款,改组联邦政府。改组后的联邦政府由敏昂莱继续担任国家总理。当天,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还陆续发布多项命令,涉及联邦首席大法官、联邦宪法法院院长等多个机构的人事任命。

    外界关注特定人物减刑

      外界较为关注的是,国家管理委员会在8月1日发布了特赦令,共赦免近8000名囚犯。缅甸原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原总统温敏分别获6年和4年减刑。

      特赦令称,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根据刑法相关条例对昂山素季所涉5起案件的刑期给予减刑,对温敏所涉2起案件的刑期给予减刑。国家管理委员会发言人向媒体表示,此次昂山素季共被减刑6年,温敏共被减刑4年。减刑后,昂山素季的剩余刑期为20余年,温敏的刑期还有不足10年。

      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天还发布多个特赦令,称为庆祝缅甸传统节日,出于人道主义、民族团结和国内和平、国家间关系等考虑,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根据宪法和刑法相关条例,将全国符合减刑条件的囚犯由死刑特赦为终身监禁,赦免缅籍囚犯7749名,赦免外籍囚犯125名并驱逐出境,赦免22名民族武装组织成员,并撤销与民族武装组织相关的72名人员所涉案件。

    经济民生挑战仍待化解

      在缅甸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全国紧急状态对缅甸民众生活的影响十分明显。为改善经济,国家管理委员会执政期间设立了4000亿缅币(约合13.6亿元人民币)的国家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以促进缅甸经济的发展。敏昂莱在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表示,联邦政府摆脱了2020年至2021年间经济下滑的局面,正努力实现财政增长预期,进而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2022年至2023年,缅甸GDP增长率为3.4%,预计2023—2024财年GDP增长率将达到4%左右。

      不过,一些国际组织对缅甸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表现出相对悲观的态度。在今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两份针对缅甸的区域性经济报告中,世界银行评估认为缅甸正面临“复苏脆弱”。世界银行预测,到今年9月,缅甸GDP增长率或将达到3%,与2022年持平。

      在稍早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世界银行用政局不稳、社会动乱、电力短缺、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等词来形容如今的缅甸。报告还指出,尽管东盟地区的经济已从低谷逐渐反弹,但缅甸却成为一个特例。预计缅甸的经济产出仍将远低于2019年的水平。

      (本报仰光8月4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陈晓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