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

    秦德公与“伏日”

    作者:杨曙明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04日 15版)

      “伏日”是农历中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的一段气温最高、最闷热日子,大约在阳历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古人就发现这段时间天气炎热、雨水集中、酷暑难耐,疫病容易流行,将这段时间命名为“伏日”,提醒人们防暑避瘟。后来“伏日”逐渐演化为一个固定时令节气,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春秋时期,人们已认识到“伏日”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在实践中发现并总结了一些应对措施。史料中关于古人防暑避瘟的最早记载,是秦德公(公元前710年-公元前676年)时的设伏御蛊,当然,这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迷信行为。

      “蛊”的本义是人工培养的一种毒虫。“蛊”字的甲骨文形象就是毒虫被盛放在器皿中的样子。相传取百虫于器皿中,让它们互相吞噬,最后消灭所有竞争者而活下来的就是“蛊”。《通志·六书略》:“造蛊之法,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为蛊,故从虫皿也。”“蛊”也是能使人致病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载:“庶氏掌除毒蛊。”郑玄注:“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左传·昭公元年》孔颖达疏:“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说文》云:“蛊,腹中虫也,谓行虫毒也。”蛊也指由虫毒结聚,络脉瘀滞而致胀满、积块的疾患。《赤水玄珠·虫蛊》载:“彼蛊证者,中实有物,积聚已久,湿热生虫。”可见,古人所说的蛊,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一种病毒。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蛊。”关于这句话的意思,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载:“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秦人就认识到高温酷暑容易导致疾病流行,就将这段酷热时间命名为“伏”,提醒人们在伏天居家休息,远离瘟疫。

      秦人“隐伏避暑”的具体方法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收集毒虫百种,装入一容器中互相咬斗,最后活下来的一只被认为是最有魔力的,而被巫师埋藏于地下,予以咒语,防止其害人。“隐伏避暑”的做法虽然源于巫术,但秦人却从中总结和发现了“伏日”这一规律,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

      后来,人们对“伏日”逐渐重视起来。西汉初期,朝廷明确要求各地根据本地自然气候选择伏日,不必求同。汉代对秦人所设立的“伏日”进一步发展延伸,将“伏日”具体确定为“三伏”。《初学记》引唐吕才《阴阳书》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庚”就是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中有庚字的日子,每隔10天就有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等。伏天之所以选在庚日,与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生克”之说有关。当时人们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10天或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10天),总称为“三伏”。

      “伏日”的正式设立者秦德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父亲,在位期间徙都雍城,实现了秦人由过渡都邑向正规都邑的转折,开启了秦人由收复封土向扩张地盘的转变。秦德公设立“伏日”,对古代天文、气象、历法、卫生保健等是一大贡献。“三伏”之节气沿用2000多年,至今仍是我们熟知一个重要节气,在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曙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