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千年大计,未来之城。
在雄安新区这片热土上,一座座楼宇正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正纵横延展,一个个项目从规划、施工到落成,肉眼可见的变化正在发生……这片土地孕育着的无穷能量与活力正在被唤醒、被释放。
这里的建设者,有从北京选派来的项目指挥,有来自上海的设计师,有主动选择投身这片热土的有志青年……他们改变着雄安,也被雄安改变,这里是他们的故事,也是雄安的故事。
雄安速度,起跑就是加速
“第一次来看是一块地,第二次来看是一张图,第三次来看是一座城。”雄安的建设,“堪称奇迹”“殊为不易。”
作为这个城市建筑的建设者,雄安新区雄东片区指挥部副指挥长、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学光亲自指挥了2700万平方米建筑的崛起。眼看雄安从一片平地到高楼林立。
说起来雄安6年的成绩,于学光捋了捋自己泛白的头发:“虽然干成了白头,但是没白干!”
初到雄安,于学光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建设群众服务中心,正常至少一个月的工期,项目团队仅用了100个小时,就完成了从拆迁到建筑的所有工作量。于学光感慨:“这就是雄安速度,起跑就是加速,连我自己都震惊!”
之后的一个深受瞩目的大任务,是建设雄安商务服务中心。这是当时新区的一号工程。建成后承接了雄安大量会务、演出、接待工作,打造了新区的新窗口、新名片。
“在这儿的感觉,就是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于学光说。
同期,雄安集团开展大面积的安置房建设。
“‘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这是总书记的指示,也是我们安置房建设的初衷和本意。”于学光说。
行走在雄安的街道上,记者发现,雄安的房子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感,且鲜有高层建筑。于学光解释说:“这些房子都是小高层,最高的也就14层,平均层高在10层左右,小高层的居住舒适感很好。”
更让于学光引以为豪的是社区的公共服务配置:“多数城市的社区配置公共服务体系是集中式配置,容易导致拥挤,而雄安是分布式配置,市民可以5分钟到达幼儿园,10分钟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半小时就可以进入森林,还有密布的街角公园、儿童友好设计、残疾人无障碍设计、直饮水系统……”按照高标准打造的新型建筑群,让于学光自信满满:“就是按总书记要求的,把城市病都去掉。”
于学光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是今年6月拍摄的。这是一张夜晚的雄安——远处是万家灯火,近处是塔吊林立,两处灯火,不一样的璀璨,这里有雄安的现在,更有雄安的美好未来。
雄安建设,走近梦想的声音
正在建设中的雄安体育中心,是未来雄安新区重要的体育活动配套建筑群。
记者走进位于启动区的雄安新区体育中心建设现场看到,在建的游泳馆、体育场、体育馆三座巨大的方形场馆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坐落于赛事轴上并中轴对称,每一个建筑单体都达到了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而采用“大跨度拱构架”“双首层设计”“减隔震”等新技术,在当下无不体现着先进的设计水准。
如今,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屋顶钢结构均已施工完成,不过现场仍是吊塔林立,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虽然喧嚣,但对于雄安体育中心总设计师、上海建筑设计院建筑二院院长唐壬而言,这并不刺耳,反而是梦想一步步走近的声音。
谈到体育中心的设计时,唐壬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雄安新区体育中心的设计带有强烈的东方艺术风格,立面形象彰显了中国古建筑屋的特点,结合现代建筑语言的设计手法,在审美上凸显东方建筑均匀对称、协调典雅。”唐壬告诉记者。
从空中俯瞰,三座场馆形似三枚带有浓郁东方韵味的方形“印章”。唐壬称,体育场方形圆孔的设计体现出“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理念,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中国的古老智慧与现代先进建筑技艺的完美结合。
此刻,联结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即将落成,在这里,开放包容的东方胸怀正与当代的科学技艺融合;在这里,“继往开来”得到了生动诠释。
在唐壬眼里,体育中心就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它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都在茁壮成长。
体育中心项目自2021年12月31日开启,预计在2024年完成,历时700余天。三座场馆两年建成,这无疑是中国速度、雄安速度的又一见证。届时,它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八方宾客。唐壬期待着未来能够在自己设计的场馆里观看一场赛事演出,亲手触摸自己的作品,“那将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雄安生活,“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雄安的道路,路窄网密,像毛细血管一般,连接起城市的点与面,构成这座未来城市的基础脉络。
道路的建设者之一,雄安集团基础公司高级业务主管杨越,嘴角总是挂着微笑。
2019年,杨越从中国地质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拿到了十几份录用通知书,其中有薪资不错的,也有解决北京户口的,杨越却说服家人,坚决选择到雄安工作。
杨越工作4年,见证着雄安从一张白纸到雏形尽显——骨干路网建成通车,容东、容西片区综合管廊建成投用,华能等一批疏解单位陆续来到新区……杨越自己也参加了“容易线”等数条线路建成通车,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从去年开始,杨越负责启动区两个组的道路建设。说起雄安的道路建设,杨越颇感自豪:“地下综合管廊把所有管道汇聚一起,缓解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问题,还有智慧灯杆、车路协同,增强城市韧性、提升城市品质……”
自从到雄安,杨越很少去外地,“道路像个孩子一样,天冷给他添衣服,脏了给他洗澡,要精心呵护”。
现在,杨越和妻子结婚,且有了10个月大的孩子,等待孩子的,可能是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公司正在统计情况,我家孩子还小,但愿他有机会去这些好学校读书!”
家住公园旁,公司发放住房补贴,周围环境宜居宜业,杨越说着内心的满足:“我总是推荐师弟师妹们选择来雄安。”
“雄安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我会牢牢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参与新区建设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杨越说。
(本报记者 尚文超 王金虎 耿建扩)